等待处理…

票证收藏九误区

2023年10月08日

近几年票证收藏日渐受到广大收藏者的青睐。但是,由于每个收藏者自身的条件不同、认识或想法不同,使得在票证收藏中存在着心理误区。

误区一:只收品相好的,不收品相差的。这容易使许多珍稀品种流失。要知道,票证是经过流通使用的,有的不止一次使用。其品相必然受到一定影响,任何一位有眼力的藏家首先考虑的是票证的珍稀程度、存世量及其文化价值。

误区二:只收成套的,不收单枚的。凡属同一年代成套的自然最佳,但一些早期的、珍稀的票证,如北京市1953年的“面粉购买证”,天津市1967年的“布票”等等,由于年久或集中销毁等因素是很难成套的,哪怕是仅收集到一两枚也算不错了。

误区三:只收省市的,不收县镇的。不少人只愿收集省级、直辖市的各种票证,认为这些才属正式的票证,而对于其他中小城市,特别是县镇使用过的票证一律排除。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不仅错过了收藏良机,也会造成莫大的遗憾。实际上,越是小城市的票证就越稀少,越加难寻。

误区四:只收图案好的,不收没图案的。实际上,有为数不少的票证珍稀品都没有图案,只有字与边框,如天津市1960年“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河南驻马店1990年的“白萝卜票”,北京市1983年“大衣柜票”等等,不仅没有图案,有的连边框都没有,但如今备受藏友的青睐。

误区五:只收双面票,不收单面票。

误区六:只收当地票,不收外地票。这是因为收藏面太窄造成的。为避免顾此失彼,也为了分享收藏中的机遇,还是各地均收为宜。

误区七:只收便宜的,不收价高的。这可能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造成的。但价高的往往是稀少和珍贵品种,它们升值空间会更大。如1962年“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两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用120元购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998年其价格升到300元,目前价位已达650元,实际上,其价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误区八:只收单体票,不收月份票。

误区九:只收各种票证,不收相关藏品。各种票证自然都应该收集,但与票证相关的藏品则更应该收集。这些藏品包括粮本、副食本、工业本、购货本、煤本、粮卡、菜卡、酱油卡、茶叶卡……以及相关的粮油单据、证明和各种票证相关的资料、文件等等,因为这类藏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这类藏品具有资料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不应被票证爱好者忽视的。

上篇:青铜器辨伪的方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8/2007082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8/27/27558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