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泉清
七夕节第二天一上班,收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会副主席玛丽娜寄来的两本书、一张报纸和一杳照片,细细一看,两本书一本是作家出版社的玛丽娜新著诗集《心灵之韵》,一本是玛丽娜收集执编的保健知识读本——《愿生命之树常绿》;报纸则是今年7月的《当代名家》创刊号,内有介绍能诗善画、能歌善舞的玛丽娜专页;照片则是我们出国考察的留影。翻阅其诗作,阅读其介绍,看着一张张照片,想起了和我们一起赴澳新考察的玛丽娜。
我和玛丽娜相识是2007年5月20日,那天下午,省总工会组织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工会维权机制考察的人员出访前培训。当省总国际部吴部长介绍到考察团成员玛丽娜时,大家对玛丽娜这一名字好奇,目光一齐聚焦到吴部长手指的方向,我这才知道:玛丽娜,女,中等身材,汉族,陕西临潼人,现任秦俑博物馆工会副主席。此后十多天的一路同行,相互交谈中,我逐渐了解了玛丽娜。她当过养路工、宣传干事,进修于我的母校——西北大学;她从小喜爱文学创作,笔名雪松,先后在报刊发表许多诗歌、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等,在全国获各类征文大奖多项。曾出版《心的倾诉》、《爱如玫瑰》、《秦俑瑰宝》、《诗海神韵》四部诗集,其《诗海神韵》在全国首届西柏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会上获一等奖,《秦俑瑰宝》获2003年“共和国赞歌”全国征文一等奖,给我寄来的《心灵之韵》是她的新作——第五本诗集。她现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员、国际诗词艺术联合会会员。玛丽娜在作诗的同时,于2005年拜师学习中国画,其《胸中藏天宇》、《生命的呼唤》、《军魂颂》等多幅作品在全国性书画大赛和会展中获奖,被《中华书画报社》授予“中国实力派书画家”资格称号。玛丽娜有着文静的气质、娴雅的内涵,语言严谨而诙谐,有现代女性的旷达潇洒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玛丽娜勤奋好学,善思考。出访路上,她看过的景点,总要提些怪问题问导游,有时把导游问得满面通红,难以回答。每天晚上,她不顾旅途疲劳,都要在睡前记笔记,写诗作。快回国时,我见她已写了厚厚一个本子。在新西兰考察,恰遇一位台湾籍导游,此人性格开朗,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情况,还不时为我们唱大陆流行歌曲,闲谈中得知这位导游好爱书画,玛丽娜兴趣一下大了,两人当即谈起书画艺术来,并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那天下午刚好有点空余时间,我们坐着他开的车来他家,在参观了他的书画作品后,玛丽娜与之互赠了书画作品。凡出国访问,回国后都要给外事部门交一份考察报告,当我这个临时团长落实报告起草人时,大家异口同声推荐玛丽娜,玛丽娜乐意地答应了。回国的前一个晚上,她熬了多半夜,起草好了考察报告,在登上归国的班机上,她向我递交了报告初稿。我一看,近5000字,写得不错。
澳新考察结束后,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七位工会主席便各奔东西一一回本单位了。分别时大家提议找机会聚一聚。有两次我去西安开会,打电话给玛丽娜等几位考察团成员,不巧的是,有的出差在外,有的开会走不脱,没得聚会。这次突然收到玛丽娜寄来的诗书、报纸和照片,非常高兴,急忙翻阅之后,抽了一周工余时间,将其《心灵之韵》中的113首诗作全部拜读,在品尝诗作、欣赏照片之时,想起了一同出访,印象很深的玛丽娜,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并将刚刚制作好的《澳新考察记》光碟邮寄玛丽娜,以作回敬。
愿玛丽娜像自己诗作中的星星那样星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