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因渭南市在环保整治中措施得力,基本达到整改要求,解除对该市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限批。渭南市环保局局长李宏选接受采访时说: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走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活动。这个以前比较陌生的名词,现在已被人们接受,不管在企业、农村,还是在家庭,循环经济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
我省是能源大省,但也是能源消耗大省,尤其是一些发电、有色冶金制造、化工等行业。特别是陕北化工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脆弱,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经济要发展,环保要先行。对此,2004年12月,我省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会,这也是全国研究循环经济的第一个省级研究会。为促进我省的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近,省委书记赵乐际考察陕北时指出:要围绕循环经济上项目,围绕“三废”综合利用搞开发。在这方面,我省一些企业不但走在了前面,还尝到了甜头。如我省冶金行业最大的企业龙钢集团公司在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方面积极探索,建成了污水处理、高炉煤气发电、新型建材生产线等一批节能、治污和循环经济项目,实现了“四闭路一循环”的循环体系,实现了企业二次能源和废物的闭路循环利用,达到了废水的零排放,水的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跨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金堆城钼业集团公司变废为宝,“吃掉”钼矿焙烧中的伴生废物,变成硫酸、铁矿石和电能等“宝贝”,并建成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使尾矿库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广大农村也在积极探索发展循环农业。城固县把农村沼气建设、畜牧养殖、蔬菜大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主要生产模式,让4万多名农民尝到了循环经济带来的好处。
榆林市针对脆弱的环境也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记者曾在榆林市神府高新开发区采访,发现当地企业都是集体供气、供水,废水统一处理,中性水再统一循环利用,为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循环经济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尤其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凸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接受采访时说:循环经济的开展,在我省才刚刚起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下一步重点在节能减排上多做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目标,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