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令榆林飞速发展的同时,留下的是环境顽疾。在发展和环境发生剧烈碰撞并可能对持续发展造成环境障碍的今天,理性地、科学地平衡二者,当成未来发展的主旨——
关停125户兰炭企业
最近,榆林市作出决定,在9月30日前关闭神木、府谷、榆阳、横山4县区的125户兰炭(土焦炭)企业,以加强对兰炭企业的废水处理管理。
据了解,榆林市本次关停的125户兰炭企业(神木58户、府谷57户、榆阳5户、横山5户),将减少产能891万吨,减少原煤消耗350万吨。对关停企业存留的兰炭,榆林市要求送火电厂拌原煤焚烧、焚烧炉焚烧、与尚未关停的兰炭厂对口等办法进行处置;所有关闭兰炭企业的氨水必须在10月20日前处置完毕,不允许长期滞留氨水池中,防止天冻外渗;对于氨水池中的沉淀物以及焦油池中的沉淀物采取防渗深埋的办法及时处理,不允许随意倾倒或长期滞留池中,确保不发生水污染事件。
榆林市要求环保部门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全面记录每个关闭兰炭企业,接收氨水处理的兰炭企业以及火电厂在处置氨水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对不积极执行要求以及发生问题的企业,榆林市将启动项目限批制度,不批准没有诚信的企业以及法人新建项目的环评工作。
榆林市环保局一位领导表示,关停125户兰炭企业是榆林在面临环境困局下,对于发展的自我节制。事实上,这种理性地节制近年来一直在主导着榆林的发展观念。以煤炭为例,1998年时,仅神木县境就有小煤矿356处,随后,榆林强力推行“关井压产”政策,关闭神木有证矿井126处,取缔无证矿井69处,全部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的矿井。2001年至2005年又相继关闭了32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使全县矿井减少到目前的198处。
为企业“把脉”减排
日前,靖边县政府责令县教育局等54家安装使用燃煤锅炉的单位进行治理改造,对现有锅炉除尘设施采取湿式除尘措施,或者更换为天然气锅炉,对于在11月15日前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单位,相关部门将依法强制拆除锅炉并按规定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
这是靖边县今年以来采取的六项节能减排计划的具体实施。
据介绍,截至目前,靖边县关闭了9家小型砖厂,减少原煤消耗4500吨,减排二氧化硫180吨;天然气净化厂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600吨硫回收装置目前已经投运,榆林炼油厂硫回收装置正在设计报批之中。这些大型高能耗企业的硫回收装置,有望实现90%以上的回收率;今年全县新增天然气用户1000户,新增商业用气户20个,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减少原煤消耗约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50吨;启动建设靖边城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设计、征地等前期工作,有望年内动工;榆林市新田源集团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的废水处理设施于今年5月份投运,芦河酒厂建成的废水处理设施也已经过验收并投运,两家企业上半年减排化学耗氧量25吨;长庆采油三厂、采油四厂和靖边采油厂上半年节约能源1、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0吨,减少含油废水排放40万吨。
与靖边的减排计划相呼应的是榆林全市的环保措施,近年来,榆林给全市所有的工业区全部下达了节能减排任务,并将这一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辖区领导的任职考核目标。榆林市环保局表示,今后,对于不利于节能减排的项目,市上将不再支持,并逐步在高能耗、高污染、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行业普及节能减排技术。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