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钟楼盘道一瞥
限制私家车通行,可能出现上车困难,下车不易;乘客滞留,交通不畅!西安公交公司等部门和广大市民担心的一幕没有出现。9月22日是“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当天,西安市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只许公交车和出租车通行,限制私家车。上午7:00至19:00,活动开展的时段内,公交车运行有序,200多辆应急车辆闲置未用。道路通行顺畅,公交准点率提高,乘客上下车自如,市民感到满意。
运载率提高10%
惊:乘坐公交更方便了
目前,西安190多条公交线路,4000多辆公交车,每天客流量为280万人次。公交车运载率的高低,直接涉及公交公司营运额,更关系到老百姓的出行。
不堵车,车辆跑得圈数多,运载率水涨船高。车跑得快,准点率自然不低。215路公交车从西门到西京大学,有时晚点10分钟,可当天测试的车辆还提前5分钟到终点。这得益于无车日私家车限行,车流量减少。平时,钟楼盘道高峰期每分钟的车流量在300辆左右,可无车日当天,这里的车流量只有120辆左右。车流量少了,等红灯也就不会太久。以往行车至北大街、大差市3个灯时才能通过十字路口的现象,当天一起也没发生。
截至中午1点30分,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在四个城门内外布置的250辆应急车辆一辆也没有派上用场。在钟楼上的无车日总指挥部前,西安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杨天明非常乐观。先前,他担心无车日四个城门禁止私家车出入,一些车辆可能不知道或对政策理解有偏差,致使城门道路拥堵,影响通行。为此,他们特意准备了应急车辆,一旦发生拥挤,城外的车辆负责城外线路营运。城内车辆负责城内运输。通行顺畅,公交车运载率提高。611路公交车营运线路是大庆路到火车站,每天每辆车只能跑9圈,可当天车辆通行顺畅,收集的数据显示,完全可以跑10圈。“如果跑10圈,运载率就提高了10%。”杨天明双手食指交叉,喜笑颜开地说,按此计算,效果喜人啊!
客流量和往常一样
喜:司乘有了职业荣誉感
蔡翔英是611路公交车的一名普通司机,开了5年公交车,她没有感觉到这份职业有什么与众不同,至于职业荣誉感更谈不上。
无车日当天上午8:00,她从大庆路上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前一天晚上,她的心里便有了应对大客流量的准备:类似黄金周因客流量大,乘客上车上不来,下车下不去时,须耐心解说,劝导乘车上下车。可当天乘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只是上午九十点,乘客比正常工作日增加了5%左右。“这是正常增加,周末毕竟出行人多。”当天下午17点,在大庆路调度站里,刚下班的蔡翔英无比兴奋。当天,她驾驶的车辆没有误点,有几次还提前两三分钟到终点。沿途没有私家车挡道,进站也非常容易,进站用时在1分半左右,非常准时。
更令她高兴的是,她平生第一次有了职业荣誉感。她解释说,无车日私家车限行,市民进城办事,几乎都要坐公交车。公交车切切实实成了大家购物、旅游、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她切身体会到作为一名公交司乘的重要性:给市民带来出行方便。
五年来,乘客因是否投币,上下车不按秩序等问题同她发生口角,甚至说出“你不就是个开车的吗!”之类侮辱人格的话时有发生。遇到那种场面,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无车日那天下班后,想起以前同顾客不愉快的点点滴滴,她显得很豁达:“让他们说去吧,我的作用还是蛮大的吗!”
体验下一代乘车环境
盼:有车族转变用车理念
城里城外两重天!对国外公共交通有所了解的大学生小刘感慨颇深,法国、芬兰等国家的公共交通非常的发达,公共交通准时、便捷,大家非常认同。有车族上下班,也大多乘坐公交。国外便捷的交通环境,他很是向往。可西安现有的道路通行能力,使他的想法只能停留在幻想中。西安的无车日活动,大家进城只能乘公交车或打的,使他体验了一把公交优先。对此,他很是激动,西安要实现公交优先,天天是无车日,至少还要30年。但是无车日,使他跨越了一个时代,提前体会了下一代人乘车的便利条件。
举办无车日活动不是限制百姓买车,而是引导大家转变用车理念。西安市交通局行业指导处副处长史建魁结合国内外现实,道出了他的观点。在发达国家,有的家庭有好几辆车,可他们平时一般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只有在周末、节日旅游出行时才使用私家车。可在我国,一大部分私家车拥有者,其车辆的作用仅仅是代步工具。不可否认,西安的公共交通不大方便,致使一些人买车代步。可私家车充当代步工具后,通行能力有限的西安道路通行更加得不畅,这种恶性循环急需有车族改变用车观念。无车日活动,大家看到无车日通行顺畅,出行没有受到影响,有利于他们转变用车理念。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