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咱县总工会真是娘家人,这‘职工(农民工)维权直通车’可帮了大忙,不但随时能找到,而且能为咱办实事。”近日,几位农民工在黄陵县总工会“职工(农民工)维权直通车”的帮助下顺利找到工作,他们对黄陵县总工会的这一做法赞不绝口。
近年来,黄陵县总工会整合资源,多头联动强化维权,在贯彻落实省总“三项承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努力”、“五个一切”的目标,既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又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工作中,他们采取了三项维权措施,即:建立社会化维权机制、健全社会化维权制度、加强社会化维权工作。
建立社会化维权机制——几年来,该县总工会始终摸索并实践着如何建立一个多渠道、大范围、宽领域的全县职工、农民工维权网络。他们坚持从机制建设抓起,不断拓宽维权工作领域,逐步形成了乡镇、机关、系统工会齐头联动、个体、建筑、煤炭、外出务工和村级工会几级联手的维权工作机制。他们成立了黄陵县进城外出务工农民工维权领导小组,投资4万余元,购买“职工(农民工)维权直通车”,开通了“农民工维权一线通”热线电话,印发了《农民工维权工作指南》,并把每月16日确定为“主席接待日”,全天接待职工(农民工),研究解决维权工作中难以解决的相关事宜。他们在全县11个乡镇分别设立农民工、职工维权工作站,还在个体、建筑、煤炭、非煤矿山及外出务工人员工会中分别设立劳动关系委员1人。
2005年8月,太贤乡外出务工人员邱国涛在北京打工时不幸触电受伤,事后县总工会成立调查组,就其医疗费、工伤补助等问题与邱所在公司进行协商,最后该公司决定将邱国涛住院费用及父母到北京的路费全额报销,并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工资待遇保持不变。事后邱国涛家人激动地说:“工会为我娃找了工作,出了事还跑前跑后管到底。我娃入工会,路算走对了!”
健全社会化维权机制——该县总工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了一系列的维权工作制度。在宏观层面上:与县人劳局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务工维权的实施办法》,形成相关的工作措施和指导性意见18条;与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5个职能部门在维权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微观层面上:健全和完善了《黄陵县乡镇维权工作站职责》、《黄陵县乡镇工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17项管理制度。
加强社会化维权工作——今年年初,该县总工会在全县11个乡镇(街道办)成立了农民工业余培训学校,每半月培训一次,由乡镇工会牵头组织,县总工会抽调业务骨干精心备课,巡回辅导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会业务知识;在个体、建筑、煤炭和外出务工四个农民工工会联合会分别设立了农民工夜校,坚持每月组织农民工进行集中培训一次;在村级工会联络处设立农民工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农闲和雨天时间组织农民工学习工会基本知识,每次培训县总工会派人参与指导。学习培训机制的建立,使农民工维护意识明显增强。2006年和2007年由各乡镇工会举办的农民工培训班达20多期,培训农民工9000多人次。 本报记者 韩庚 章琦
上图为农民工在“维权直通车”旁与工会工作人员交谈。章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