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求木之长固根本

——澄合煤业公司推进班组建设纪实

2023年10月07日

9月22日8时,王村矿采煤一队一班学习室内,十几名矿工士兵般端坐,开始每天一次的班前会。班长点名后,提问井下有关安全生产知识,讲解当天采煤工作面基本情况,带领全班集体朗诵安全理念,举行安全宣誓……这是澄合煤业公司狠抓班组安全建设的一个镜头,像这种“班前礼仪”活动,在澄合煤业公司已经司空见惯。

澄合煤业公司有五个生产矿井,其中井下职工4853人,农民工2086人,共管理53个区队,235个班组,共有班组长413名。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实践的主体。为了激活这些“细胞”的活力,澄合煤业公司从“班前礼仪”这类细节抓起,对班组进行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再造。

“将尾”也算“官”

今年以来,澄合煤业公司下发了《澄合煤业公司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办法》、《澄合煤业公司班组长管理条例》、《澄合煤业公司班组长安全建设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和《关于开展“金牌班组”竞赛活动的通知》。这是该公司对以往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所做的总结与完善。同时,也是以必要的文件形式将这些经验固定下来,在全公司进一步推广。

在澄合二矿,所有班组长的选聘材料上都有主管部门和矿领导的亲笔签名,最后由矿党委组织部发文任命(纳入了干部序列管理)。而在以前,基层区队就可以做这项工作了。程序变得有些繁琐,但却有了两个十分重要的变化:一是对班组长选聘把关更严。二是无形中提高了班组长的政治地位。

澄合煤业公司党委书记李永刚表示:“班组长虽然工作在第一线,但仍然是管理人员,他们集组织、管理于一身。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澄合煤业公司才确定把班组长的选拔任用机制初步建立起来,班组长队伍建设进入了较为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

走路也有制度

在澄合煤业公司,有关班组的制度多不枚举。每次去基层单位,也几乎都能遇到公司主要领导检查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

去年3月份,澄合煤业公司率先在公司推行班组集体升入井制度。每个班组入井升井时,由班长在前面带路,副班长断后,班组其他成员行进在两位班长之间。这项制度的推行,有效地强化员工之间联保互保的能力。员工在入井升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也大大减少。

澄合煤业公司各生产矿井,各个班组完成生产任务之后,都要召开一个小小的总结会,由班长谈当班碰到的问题,发现的隐患、发生的“三违”等,这项制度使得员工在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到当班的工作情况,并思考在下一班如何做得更好。

现场作业规程的规范和执行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澄合煤业公司在前几年制定的井上井下各工种岗位操作程序的基础上,于去年又详细制定了井上井下各个专业和工种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使每个专业、每个工种的员工在操作中都有据可依。而从国外企业学习借鉴到的“手指口述”,则通过手与口的结合,使员工行为的确定性大大增强。

安全也是财富

通过多年的班组管理建设,如今,澄合煤业公司班组安全实现了六大转变。

一是班组管理目标从“零事故”到“零三违”的转变。

二是班组管理方式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推行了针对管理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凡是班组以上管理人员去过的生产现场和路途,要“走动无盲区,管理零漏洞”,保证生产中班班保持良好安全状况。

三是班组管理方法从被动约束向综合激励转变。澄合煤业公司建立了矿井安全文化长廊、井下精品工作面、精品峒室等,把生产作业现场当作“家”来建设。通过一张张全家福和一句句安全寄语,改变了过去单调的灰色工作环境。

四是员工安全责任心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全公司各个班组员工实行互保联保、互相忠告、互相提醒、互相指导,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安全工作人人有关、人人有责,安全不再是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一个人不安全,全班组都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不安全员工产生自责心理和自纠效应。

五是员工安全素质从思想认知向行为体现的转变。

六是员工安全态度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员工已经把安全视为一笔宝贵财富,不舍得放弃。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0/15/2724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