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学该给恐怖小说以席位

2023年10月07日

有出版业内专家介绍,2006年是中国出版界引进国外恐怖悬疑小说最多的一年,也是国内恐怖小说迅猛发展的一个开端,国内外恐怖悬疑小说屡屡登上各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前列。今年的势头也很猛烈,包括蔡骏、鬼古女、周德东等已成名的作家以及天下霸唱、那多等新秀都有这类作品问世,“恐怖文化”背后的商机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认知。与这一现状相对的是心理学专家的告诫,即认为恐怖小说和影视剧对于人格特征并不稳定的青少年,会影响他们很长时间,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这含有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恐怖小说在迅猛发展,二是恐怖文化孕育商机,三是恐怖小说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笔者希图看到的另一个重要信息,即恐怖小说的文学地位,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连必要的提示都没有。这,又可以说是报道不透露信息情况下透露出来的重要信息,且视之为对文学价值的忽略,甚至包含着否定的暗示。这种推测主要来源于其他渠道的信息,并不完全是从这则报道中来。

恐怖小说的文学地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文学话题,否定声音以绝对优势多于肯定。不独中国,外国的排斥声也相当大。2003年,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大奖之后,美国文学界一片哗然。耶鲁大学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教授不屑地评论道:“斯蒂芬·金写的那些玩意儿,全是廉价的惊险小说,毫无文学价值,把全国图书大奖颁给他,证明评委会全是一帮白痴。”

心理学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不完全有道理,因为恐惧也是人的情感或心理感受之一,正如喜怒哀乐一样,也需要得到文学意义上的开发与使用。关键是如何引导和培育,从而转化为积极意义的情绪,以使恐怖文化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不只是心理工学家的任务,同样也是文学教育、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任务。只要这些方面的引导得力,就会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同时会给恐怖小说或恐怖文化的发展带来契机,使之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龚明俊)

上篇:湖南发现秦始皇南征古道
下篇: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10年前来过中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0/2007101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0/19/2725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