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林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政治优势,带领和团结广大职工群众积极认真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企业改革改制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发挥优势,重点抓好两大主题日益染和教育。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牢记党的历史使命,发挥政治优势,突出理想信念、时势任务的“两大”主题教育。一是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针对性地对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封建迷信、金钱、美色、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个别党员和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腐化堕落的典型案件进行警示和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国企改革改制、破产重组既严峻又现实的问题,积极开展“时势”教育。首先要认识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已经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方向,国有经济正从一般竞争领域有序退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尤其是纺织企业破产重组是大势所趋,不以人们的愿望和意志为转移。其次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企业靠什么生存,职工靠什么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既严峻又现实的问题。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说,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得生存权、发展权,只有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改制破产重组,使之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经过改制,企业才能获得新生,职工的利益才能获得保障,企业和职工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有新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宣传引导作用、人心稳定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第三要加大宣传导向和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克服改制过程中和面对当前市场形势的三种不良思想,树立三种意识:克服等待观望的思想,树立主动应战,积极进取的意识;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意识;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树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意识。要破除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心态,从思想政治上确保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制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奉献精神。
二、以人为本,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企业改制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注重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政治上关心爱护、生活上关怀体贴、不仅关注精神文化生活,还要关心职工维权及解决实际问题。基层职工群众,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担负着最繁重和艰苦的工作,对完成生产经营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关心职工群众的思想,也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党的关怀和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必须重视那些从表面上看起来不算是大事,而又确实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事情,主动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主动搞好“五必访”,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上存在的实际困难,极具人性化地解决问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职工普遍关心的劳动人事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和破产重组以及生活福利等直接关系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要坚持公开、公正,提高办事透明度,消除职工不必要的“猜疑”。主动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同样是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三、方法创新,围绕生产经营,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基层党组织必须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管理体系,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方式方法上,既要继承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开阔视野,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教育、电化教育等传播媒介,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同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意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要遵循经济规律,认真研究企业改制、破产重组以及市场形势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特别是在当前纺织行业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挫折的时候,政治工作应以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高度,把虚拟工作物质化,转变干部作风,激发员工斗志,增强信心,迎难而上。首先应将困难和问题实事求是地告诉职工群众。其次,也要宣传克服困难的措施和条件,以树立广大职工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企业内部形成上下一心、战胜困难,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良好局面,为企业改革改制、破产重组获得新生创造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