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物仿制做假新手法鉴识

2023年10月08日

文物仿制从古到今,技术不断“改进”,手段年年翻新。下边介绍几种造假最新手法,供文物收藏者鉴别参考。

青铜器

很多文物书籍介绍了青铜器诸多造假手段,21世纪新“发明”的造假术,足让过去那些造假“专家”小巫见大巫。现在的造假者有很多介绍珍贵文物的书籍图片供参考,他们常常是对着录像制蜡模,用蜡模翻成硅橡胶。再去市场上廉价收购古代的铜钱,熔铸铜器。也有的按照书上介绍的铜铅比例配制。铜器制好后用玉雕机打磨内壳,待很薄后手感像真物时才罢。然后用酸拌铜屑糊满铜器全身,放在能加温的泥窑里热烘,大约七天到半月内即成。做成的铜器锈色坚固不漏底,连范线范痕都能仿出。这种铜器还要后加工,这后加工技术才是新发明的撒手锏呢!

许多鉴定古董的专家都知道,青铜器上绿锈好仿,红斑难做,仿成的红斑颜色淡,用硬物一戳即掉。真红斑硬,不易掉。造假者就抓住人们看红斑的心理,通过挖墓人购买有红斑的不值钱的残破铜器。然后取下红斑,用玉雕机在仿制铜器上挖沟,再用军用强力胶把红斑“种”在仿制铜器上。这种军用强力胶粘的牢固,不怕火烧。任你鉴定人用火烧用刀刮,这红斑就是“长”在了铜器上,就像从铜器里生出来的一样。我所知道的一个铜器加工厂,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几十件铜器,竟然以高价销售一空。那些买家,大多都是请了“专家”掌眼的。有心收藏的同道人,再见了这些红斑铜器,请观察器物纹饰处是否有红斑,若铜器遍身红斑,单单纹饰处没有,就请三思后行。因为有花纹处凸凸凹凹,不便栽种红斑,而古铜器埋在土里上千年,有没有红斑是根据接触化学物的成分决定的。不会专挑无纹饰处长红斑。

古玉器

古玉造假最猖獗,且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生产过程,造假人结伙成帮。有专门负责购材料的,做“老玉新工”精仿品,先到陕西咸阳附近购买无纹饰的出土素玉片。有专门负责加工的,再到浙江、杭州去做纹饰,按要求仿雕古代花纹。若新玉仿旧,雕好纹饰后再到安徽蚌埠去做“皮”,即根据雕好的花纹做旧,能做各种沁色。做旧的方法也是参照古文物书籍上介绍的那些方法。但有一步“改进”,这却是一个了不起的骗死人的绝招,造假人向挖墓人购买“尸泥”。搞考古工作的知道,春秋战国墓底,很多有薄薄一层腐泥,是当时人的尸体和各种布类陪葬物长久腐烂造成。古代人殡葬爱用朱砂,很多出土商周古玉沾着尸泥和朱砂。造假人就利用人们这一心理,从挖墓人那里掏钱购买尸泥,伴了朱砂沾在做好“旧”的假古玉上,仿制新出土的古玉,再打上蜡,专骗那些有一定鉴定知识的“二把刀”。

造假玉的最后环节是销售,这些人在广州、北京、上海、郑州等国内各大古玩市场都有专柜。你需要什么年代,什么样的古玉,他们都能满足,可在全国调货,做到了“以销定产”。现代先进的通讯工具给他们插上了翅膀。 (上)

上篇:为藏赏玉器支招
下篇:何谓羊脂白玉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1/200711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1/05/2740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