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字写得真不错!”看到坐在一旁参加中外农民创业论坛的一位大姐正在认真地做着笔记,笔记本上字迹工整,条理清楚,记者不禁发出赞叹。
拿过本子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葡萄栽培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听到夸奖,这位大姐有点不好意思:“前面是我在西安培训高级农技师时的笔记。”
闲聊中才知道这位大姐来自蒲城县蔡邓村,今年42岁,名叫叶小兰。这次农高会因为地里活多,丈夫劝她不要来了,但她最后还是放不下那颗“牵挂”的心,赶来了。
“你们经常接受培训吗?”
“还好吧,有时候一年一次,有时候一年两次。我现在已经拿到了高级农技师的资格证了。有时候也可以给别人讲课。而且我们已经成立葡萄九姐妹专业合作社。过些天我们的信息就在网络上发布了。”说着,这位大姐从袋子里拿出“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果树专业高级农技师”的本本让记者看,而这个袋子此时已装满了从农高会上搜集的各种资料。
“种葡萄效益还不错吧?”
“不错,今年我家的2亩红提纯收入三万元。我来展会上看了,他们有的还没有我家的品种好呢,我家种的是‘红地球’,个可大了,而且色泽特别好。我们还种了点苹果,苹果收益稍微差点。”这时大姐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一边说着,大姐从袋子里翻出一个苹果,拿给记者:“尝尝我家种的苹果吧!” 本报记者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