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银行卡已经成为我国个人使用的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除此之外,各种保健卡、美容卡、健身卡、读书卡等也在服务行业中应运而生,我国消费者的持卡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在持卡消费时代,你得到了多少实惠呢?
在内蒙古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刘凤艳,一年前在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一家美容店做皮肤护理,美容顾问向她推销会员卡时说:平时做一次护理需要40元钱,办理一张会员卡,每次就可以节省一半的钱。鉴于这种实惠,而且护理做得也比较细致,她毫不犹豫地办理了一张1000元的会员卡。
可是当她办理了会员卡后再次来到美容店消费时,美容顾问的态度明显没有第一次那么热情,护理手法也比较应付。在大概消费了四五次后,美容顾问又开始向她推销店里的其他服务和产品。
“唉,我虽然是会员,服务的价钱便宜了点儿,可是很闹心,最受不了这样没完没了的推销。”刘凤艳无奈地说。
记者的一个朋友张松波办理过一家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卡,由于经常出差,一张健身年卡没有用过几次,还有两个月就过期了。他抱怨说,每次出差回来,忽然想起来还有一张健身卡没怎么用,不用怪可惜,于是便挤出时间疯狂健身,但还是不可能完全用完。
他的女朋友更不走运,办理了一张美容季卡,由于皮肤过敏,医生建议她两个月内不能美容。他们要求那家美容店考虑这一情况,可以让他们将季卡推后消费,但是店方却不予以办理。
还有一些办理过会员卡的消费者反映说,他们在办理了会员卡没多久后,有的店就人去楼空了。
对此,内蒙古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茹峰提醒消费者说,办卡之前,要仔细考察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度和经营状况,注意商家有无营业执照。消费者在私人及加盟的会所办卡,要了解该商家所使用的地址是自有还是租赁,租期是多久,以免出现办卡后“人去楼空”的局面。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