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创业谋发展

——记西安市建一公司第二项目部经理马勇

2023年10月08日

从5人、10万元资金起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努力拼搏,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十五”期间完成建安工作量1.3亿元,竣工面积达9.6万平方米,实现利税650多万元。创造这一成绩的就是西安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第二项目部经理马勇和他的团队。

今年45岁的马勇1980年进入单位,从此与建筑工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摆脱困境,寻求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马勇主动出击,开拓市场。1998年,项目部在承揽长庆油田西安基地住宅楼时,遇到了20多家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他率先在公司推行项目法施工,引进科学管理手段,加快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目标。为赶施工进度,马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是半夜才离开工地。因过度劳累,他患上了咽炎,疼得说不出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指挥部对20多家施工单位进行的综合业绩考评中,马勇项目部名列前茅,赢得了甲方的信任。

初战告捷,马勇信心倍增,他又相继拿到了几个工程。特别是他承建的扇形公寓楼,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成为该基地30万平方米建筑群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

在创业中谋求发展,是他带领项目部的一贯作风。在创建文明工地过程中,他从现场管理规范化、安全生产达标、工程质量创优、办公生活环境整洁、营造文明氛围五个方面入手,对每个环节都抓得很细。为了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马勇带领大家狠抓“精品工程”。2000年到2006年,他们在西安市西高新承建了十几项工程,其中高新二中工程荣获“雁塔杯”、枫叶新新家园两栋住宅楼被评为“陕西省科技示范工程”。

在抓好施工生产的同时,他还时时关心着职工的生活。为了方便工地职工就餐,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饮食安全,每当进入一个新工地,项目部首先安排建好工地职工食堂,并从招待费中挤出资金补贴食堂、改善伙食,让职工吃上可口的饭菜。2002年,他主张将项目部使用的一些社会人员辞退,腾出岗位,安排了20名本单位下岗职工就业。这些年,已相继安排4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他们还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建筑安全用品,先后创建了高新二中等8个文明工地,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刘劼

上篇:对五行业实行油价补贴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1/2007111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1/14/27428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