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4日早7时许,省专业气象台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信号,这是从10月22日以来第六次发布大雾预警信号。本次大雾天气波及我省大部分区域,范围之广、强度之大较为罕见,早8时左右,西安附近大雾天气最为严重,在咸阳、临潼、华县、武功、兴平等地能见度甚至达到了0米。
据省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贺皓介绍,这次大雾过程是受一股来自蒙古的冷空气影响而形成的,大雾随后将日渐减弱,有望在17日消散。这几日全省各地也将以阴天为主,有的地区会出现小雨。受冷空气影响,陕北地区降温将比较明显,可能会达到零度以下,关中、陕南地区也会出现不同程度降温。
秋冬本身就是雾的多发季节,而我省也是雾的高发地区,其中延安南部到洛川、西安、汉江河谷地区是我省雾的高发地区,而陕北北部、宝鸡以西、渭南以东则是不易发生大雾的地方。 本报记者 任乐
背景资料:雾是一种贴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公里以下称为“雾”,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称作“大雾”,能见度在200米以下称作“浓雾”,能见距离在1—10公里之间称作“轻雾”,超过10公里的称作“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