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化腐败举隅

2023年10月08日

官员的腐败,如同“非典”病毒一样,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如今,官场之外的许多领域也都被感染了。文化领域的腐败,便是其表现之一。

“文化腐败”自然与文人难脱干系。中国文人素来讲究修身养性、雪澡精神,扼守克己宽人、轻利重义的做人规范。但如今的文人之中,叛经离道、趋利避害之徒却不乏其人。这里试举几例,就不难看出他们嘴脸和灵魂是如何的丑恶与龌龊了。

奖项评选。这几年,各个行业的评选逐渐多了起来。每有评选进行,就提供了评委发财的良机。著名作家石钟山在博客上说:“每一届各种奖项评选前后,最忙碌的莫过于评委的手机和银行卡了,评委们的电话费增加了,银行卡数值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可见,如今的评选,已经不再是凭质量、靠水平进行竞争,而是凭财力进行拼比。于是,花钱多的自然就能获奖。道貌岸然的评委们大都是专家、学者、教授,可悲的是他们却做了金钱的奴隶,真理、良知、正义都早被抛到爪洼国去了。而让石钟山忧虑的是,评奖的这种浅规则居然侵蚀到了一些政府的奖项,变相成为某些人的政绩和业绩。这就涉及到了公权力的运作。而涉及到公权力的运作,就是不折不扣的“文化腐败”。

作品研讨。在文艺界,作品的研讨非常盛行。一些人出了书之后,不是让读者评判其优劣,而是先花上一笔钱,请一批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和媒体记者举行一个研讨会。因为请评委们吃了饭,也发了红包,于是,评委们也就“吃人的嘴软,拿人的理短”,在研讨会上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什么“题材新颖”啊,什么“风格独特”啊,什么“填补空白”啊,什么“达到顶峰”啊,好话说尽,褒词用绝,即使瑕疵明显,也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贬语雪藏。由于记者的参与,这种只说好话的研讨便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更是慷慨地让出版面,连篇累牍地宣扬一番。可怜可悲的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们,你们就只值一顿饭、几个钱么?

教授剽窃。近年来,文人的抄袭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不久前,武汉大学的艾教授和中国民航大学的张教授因抄袭论文,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委会通报批评,并被撤消科学基金项目,取消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格3年,张教授还被要求在《物理快报》上发表道歉声明。该监委会同时不点名公布了13起涉及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弄虚作假、发表论文一稿多投的典型案例。

导演选秀。演艺界的导演在选秀时有绝对权力。但一些不良导演却利用这种权力骚扰、猥亵演员,更有甚者居然要和女演员上床,否则,就别想当主演。如此品行的导演,到底会创造出怎样的精神财富,实在令人生疑。

办班讲学。国学热兴起之后,武汉大学曾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是将开设乾元国学讲堂,折算24天的课程,每名学员的学费及资料费高达2.8万元。如此天价收费,不难看出他们到底是为了传授国学知识,还是为了获取金钱。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一束干肉的微薄礼物,他便可以诲人不倦地去教导学生。可见,孔老夫子是不赞成向学生多收费的。而武汉大学的教授们如此的天价收费,实在与国学精神格格不入。

(朱介人)

上篇:皮肤病专家访谈
下篇:健康类图书走红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1/2007112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1/23/27458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