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是如何变化的,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或许我们能从这些生硬的数字里,读懂点什么。
21
中国已经经历了21个暖冬,其中2006年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温暖的一年,而20世纪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
0.6℃
1860年—2000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0.4—0.8℃,平均为0.6℃,其中近百年最温暖的10年均出现在1990年以后。
1.8mm
1967—2003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的平均速率为1.8毫米,但在1993年—2003年期间每年上升的速率增加到3.1毫米。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为0.17米。
3051
目前中国CO2的排放量为3051百万吨,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全球的排放量为23715百万吨。中国CO2的排放量在2025年—2030年间很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我国甲烷、氧化亚氮、沙尘、黑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世界第一。
《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该法案自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称UNFCCC)之日起,已经有全球的18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需在2008-2012年内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平均减排5.2%。发展中国家虽在2012年前的第一承诺期中将不承担减排义务,但需要继续履行公约已有的义务。
2007年9月6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的演讲胡锦涛表示:“在气候变化上,中国一直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中国政府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减缓人口增长、推进法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标。中国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任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