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我省区域经济运行良好,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具体表现为:多数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快;居民消费品市场增幅再创新高;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增长。这是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获悉的消息。
多数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加快
1-10个月,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433.88亿元,增速为24.8%,与三季度持平。从各市区来看,多数市区增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加快。其中,商洛市增长36%,比前三季度稍有加快,依然名列第一;榆林、安康两市依然保持着前三季度强劲增长的势头,增速分别为34.5%、32.3%,名列第二、三;杨凌以31.9%的速度位居第四,比前三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对比而言,咸阳、延安两市增速最低,分别为21%和13.2%。从绝对值来看,西安市、延安市和榆林市依然名列前三甲,工业累计总产值分别为1271.83亿元、713.25亿元和597.38亿元。
各市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快
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5.52亿元,同比增长45%,1至10月比前三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投资进一步加快。从三大区域来看,关中以49.9%的速度领先,比陕北和陕南高10.4和3.5个百分点。从各市区来看,渭南、汉中和商洛三市稍有减缓外,其它区市均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杨凌以79.8%的高速位列第一,增幅较大,达10.7个百分点;铜川、渭南增速分别为65.3%、58.8%,分别名列第二、三;汉中(36.3%)、延安(35.1%)两市表现较差,名列后两位,增速均不到40%。从绝对值来看,名列前三甲的依然是西安市、咸阳市和榆林市,分别为1070.54亿元、274.37亿元和258.8亿元。
居民消费品市场增幅再创新高
受物价上涨因素、收入提高和享受型商品的继续热销等因素的影响,1-10月,我省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71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增幅再创新高。三大区域呈现出关中最强、陕北最弱的消费格局。从十市一区来看,杨凌区、西安市依然名列前两位,增速分别为19.6%和18.3%;,咸阳市以18.1%紧随其后,名列第三;最低为延安市,增速为15.8%。从绝对值来看,西安市(747.48亿元)居于首位,超过全省一半,宝鸡市(154.61亿元)、咸阳市(146.73亿元)分别名列第二、第三,与三季度相同。
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增长
全省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前十个月,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91.16亿元,增速为33%,比三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三大区域中,关中、陕北、陕南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44.57、97.94和17.28亿元,分别增长32.3%、35.8%和34.4%。十市一区中,多数市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铜川、商洛两市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42.8%和40.5%,增速均超过40%;咸阳市(29.3%)、渭南市(28.2%)和杨凌区(23.1%)位于后三位,增速不及30%。从绝对值来看,位于前三甲的依然是西安市、延安市、榆林市,分别为95.03亿元、58.2亿元、39.74亿元。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