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艾蒿浸染的童年

2023年10月08日

[湖北] 明伟方

这几天,街上已经有人卖艾蒿了。小小的一把艾蒿,一元钱。闻着久违的艾蒿馨香,我又回到了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江汉平原那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度过的,那里有一望无际青绿的庄稼,还有无数知名不知名的野草,艾蒿就是其中最大的野草群族。

每年的端午前后,正是艾蒿最丰美的时节。春末夏初的雨水,仿佛一夜间让田坡地头的艾蒿疯长得一人多高。田坡地头上的艾蒿于是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带着用艾蒿扎起的“草帽”,像邱少云叔叔一样一动不动地趴在艾蒿丛里,尽兴地玩起抓特务的游戏,有时一趴就是半个小时,艾蒿散发出的阵阵幽香让我们不忍离开它,常常把小脸蛋贴在它的身上,不知不觉中还会做一个美美的梦呢!

一次一次,我们都是在黑夜中被家人的呼唤牵引着回家的,到了家中,原本灰土灰土的衣服在艾蒿的“感染”下,变得绿色斑斑了,活像现在的迷彩服。这时候,免不了受大人的呵斥,甚或乖乖翘起屁股挨几巴掌。但过后什么都忘了,艾蒿的诱惑又把我们带进游戏天地。

土生土长的艾蒿用处可大了。用集雨露精华的艾蒿叶洗澡,能怯除多种皮肤病。但在乡下,长于肥沃土壤的艾蒿,最终的命运还是化作肥料,滋养更肥沃的土壤,培育更茁壮的庄稼。那时,大人总有做不完的农活。下午放学后,队长就把我们这些小学生一个个逮住,割艾蒿。村头有一个很大的肥料坑,里面屯积着猪粪、牛粪。割好的艾蒿,丢进大坑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混合发酵,就是上等的农家肥了。

小孩干活是不记工分的,为了鼓励我们这些嘴馋的小伢多割草,队里规定每割100斤艾蒿就奖励一个粽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粽子多么具有诱惑力啊!放学一回家,我丢下书包,拿起镰刀就直奔田间地头。最多的一次,小小年纪的我竟割了300多斤艾蒿,奖了三个香喷喷的粽子,手上打满了血泡。

母亲收晚工回家时,我已倒在床上睡着,小手牢牢地抓着赚来的粽子,包粽子的蓼竹叶上还依稀印着我的斑斑血渍。母亲心疼地哭了。

又见艾蒿草,粽子又飘香,我的童年已走远。我买下两把艾蒿,高高地挂在家门口,怀念我快乐又苦涩的童年,祈祷更美好的明天。

上篇:爱的留言本
下篇:澳大利亚新总理欲“炒”英女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1/2007112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1/28/2747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