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持续改革、改制,工会组织和会员一度面临缩减和流失的严峻形势,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民工队伍急剧增加,如何把企业职工和农民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不仅是更好维护他们权益的基础,更是党交给工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迎接挑战,破解难题,陕西工会在这方面已经并将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
几乎与所有地方的情形一样,黄陵县总工会工作中碰到的最硬的骨头就是工会组建,特别是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分散、没有积极性等,组织入会堪称“硬中之硬”,曾经一时陷入僵局。
“关键是要让人们知道工会是什么、在干什么、要干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看到加入工会的好处。”黄陵县总工会主席李中兴反思后这样认为。他采取的对策就是,一方面用“维权直通车”等新颖的形式和各种引人注目的活动宣传工会;另一方面以最大的努力主动展开维权,对一个个抱着试试看态度的投诉,一追到底直到解决。农民工入会的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建会局面迅速打开。
紧接着,用典型探路的方法在双龙镇建立起了工会,并按不同类型设立外出、进城、乡域三个小组,12个村设立了分会,共发展会员900多人。然后,按照条块结合、地域划分的模式,走联合建会的路子,在其余所有的10个乡镇、街道办,利用农民工返乡过春节的时机,设立村级农民工工会,在外出务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村组设立村级工会联络处,在周边村组设立村级工会联络员。同时,依托工商局组建个体农民工联合工会,在全县11个乡镇设立28个分会;依托煤炭局组建非公煤矿农民工联合工会,矿部设分会,井口设工会小组;依托城建局组建建筑行业进城务工人员联合工会,在每个项目部设分会,每个作业区设工会小组;依托就业局组建下岗失业及外出务工人员联合工会。全县9000多名农民工(含外出)就这样全部被组织到工会中来。现在,黄陵的做法已被作为典范在整个延安市推广。
这只是陕西工会组织农民工入会的众多亮点之一。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工会组建,特别是对“难中之难”——非公经济组织的工会组建展开攻坚。2005年底,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总联合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攻坚之战全面打响。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又对“党工共建”情况深入调研,掌握了全省的基本情况。去年6月,陕西省委召开“党工共建”经验交流会,会后下发《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各地先后建立起了组织领导机制、将党工共建纳入党建总体目标的责任考核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工会组建由此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西安,易初莲花连锁超市、肯德基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在西安市总锲而不舍的工作中建立了工会。仅2006年,西安市外商投资企业就有48个建会,同比增长21.8%。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