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19日开始,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开始对其直接管理的32万余名企业基本养老金领取者,逐步利用活体指纹采集技术,收集他们的指纹档案。这意味着西安市所有享受基本养老金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指纹信息,将加入养老金领取的指纹认证系统,以防养老金被冒领。
八枚指纹 认出一枚即确认身份
前日上午9时许,市民童女士在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自由职业者管理科内,开始了她的指纹采集过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将左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纹各扫描两次,共8枚指纹留在自己的档案中。“挺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留自己的指纹呢。”而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核查时只要确认其中的一枚,便可确认身份。”工作人员赵彬介绍,如果因意外失去食指或中指,也可用其他手指代替,电脑会记住替代信息。“如果失去了双手,也可以采脚趾纹,”赵彬解释,“每名采集者由电话通知,采集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
据了解,此次采集从自由职业者管理科等四家职介机构开始,再到企业离退休人员。“那时,我们会把采集仪器搬到企业采集。”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调研员李笃勤介绍,而对于行动不便或居住外地的离退休人员,会采取上门服务或邮寄捺印卡片的方式采集。
采集指纹 最重要目的是防冒领
据了解,西安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最初由养老保险经办部门将钱打入企业专用账户,再由企业发给个人。那时冒领现象并不多见。但一些企业将此款挪用,致使其不能足额、按时发放到个人手中。
为此,发放方式逐步转向社会化——在银行给每位离退休人员都开设专用账户,将钱直接划入账户中。但在基本养老金能足额、按时发到市民手中同时,企业也失去了领款人的相关信息。“有些领款人去世后,家属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向企业告知,”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处长段光明介绍,“冒领养老保险的状况便时有发生。”“所以,提高发放质量并杜绝冒领,是活体采集指纹的重要目的。”段光明解释。
指纹采集 已查出冒领者59人
截至目前,西安共有42万余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在实行指纹采集认证之前,要核查一名领取者的生存状况,除了依靠企业、社区或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外,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由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拿着一张当天发行的报纸照相,“即便这样仍不能杜绝冒领现象发生,而被核查者也觉得未受尊重。”段光明介绍。
从2003年起,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下属的各区县经办中心,开始对他们管理的十余万享受企业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进行活体指纹采集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毕。
截至2007年10月,通过指纹采集,全市查出冒领者59人,而冒领款26万余元全部追回。如今,准备领取企业基本养老金者,采集指纹已是领款前必经程序。“这次采集结束后,以后的复核就会用指纹比对方式进行,”李笃勤说,“根据领款者年龄不同,复核的间隔期也不同。”
(冯强 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