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伟
我是在中途上车的。
我坐车习惯选择靠窗的位置,对面或旁边若再有位赏心悦目的美眉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车上的人很多,中途上车的也不少,但因为我是头一个冲上来的,所以我有充足理由认为这是一次舒适而又愉快的旅行。
很快我就发现了两个空位,既不靠窗,又不见美丽面孔。于是我毅然放弃,继续向前一节车厢找过去。我相信自己的运气不会很糟,前边应该有理想的座位等着我去拥有。走过一节又一节车厢,理想的座位仍然存在于充满希望的前一节车厢。走走走走啊走,一抬头,前边已是火车头了。
看来是走反了方向,我是从中部上车的,理想的座位肯定在后半部分车厢中。好在上车不久,一切都还不晚。于是我转过身,从头开始寻觅起来。走走走走啊走,一抬头,前边已是车尾了。
我的理想落空了,而且也丧失了退而求其次的机会——那些虽不理想但很实用的座位都被跟在我身后上车的旅客占领了。与其说是非常失望不如说是追悔莫及,我现在只能别无选择地找个地方站着去。靠车门的地方已有人捷足先登,我只好在车厢结合部的过道外落了脚。列车员卖书卖饭,旅客们打水上厕所都要从我身边挤来蹭去。我成了一个多余又碍事的人,连自己都有些讨厌自己了。
忽然,靠车门处有个家伙去了厕所。我抓住这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一步跨过去抢占了那块“风水宝地”,为此我还着实激动庆幸了好几分钟。
有了较满意的落脚之地,我这才感到了腿酸脚疼。可我没勇气离开这安身立命的方寸之地,再去冒险寻找座位,我刚放弃的地盘儿就会被别人占领;如果我离开来之不易的这块阵地,万一还是找不到座位,我就流离失所了。
那天的车好像开得特别慢,慢得总也走不到终点。我咬紧牙关苦熬时光。不知过了多久,好像是一万年吧。已经渐渐习惯站着坐车打发时间的我正在麻木不仁地打盹儿,忽然有人把我拍醒了,我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个不太熟的熟人,他奇怪地问:“怎么不去坐着,站着练功哪?”
我觉得他这是拿我开涮,就像富翁质问乞丐为什么要讨饭而不去五星级饭店。我没好气地说:“你要想体验一下站着坐车的滋味,咱们就换个位置……”熟人笑道:“不用换,中途下去了不少,空座有的是!”
这时我才发觉身边的“站一族”不知何时已全部无影无踪了——他们肯定早已有了“满意归宿”。我吼句:“怎么不早说?”便向车厢扑去。
这次我根本没有挑挑拣拣,本能地“扑通”一屁股就砸在了被发现的第一个座位上。可是还没等我坐稳,更没来得及体会一下拥有座位的幸福和快感,耳边就响起了列车女播音员那甜美而又幸灾乐祸的声音:“旅客们,终点站到了,欢迎下次乘坐本次列车,再见!”
过于挑剔和追求完美,很可能使你错过本应属于你的“座位”——这是这次旅行给我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