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今年4月,公司管理层开始在各车队设立“经理信箱”,用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加强职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理解,并下发通知要求职工大胆提意见、建议,及时反映涉及自身或他人的问题,并要求公司领导在一个月内给予解决或答复。为了让“经理信箱”发挥作用,公司规定,由党委工作部专人开箱,每月15日和月底分别开箱一次,将职工反映的问题分类后填写在“经理信箱监督单”上,直接报给经理,经理批复后,将“监督单”下发到职能部门限期办理,之后再把“监督单”反馈到党委工作部,党委工作部要“照单检查”。
“经理信箱”在4月18日挂出去后,职工不相信这个小小的铁皮箱子能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以前公司也设立过职工意见箱、领导干部作风监督箱等,结果大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在“经理信箱”挂出去不久,209路、37路的个别职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分别向“经理信箱”投信反映终点调度站饮水难的问题,特别是夏天,水不干净,喝着让人闹心。经过调查,情况基本属实。之后,公司一方面从公司送干净的水,一方面给调度站购买纯净水,还配置了相应的设施。喝上了满意的水,职工对“经理信箱”的一些担心没有了,反映问题的人多了起来。公交二公司经理王京泽对记者说:“再好的制度,只有把它落实好了,才能发挥好作用,我们设立这个箱子,就是要职工说出平时、开会不敢说或者没有机会说的话,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03路的一名职工反映,他家住在纺织城,晚上收车后经常赶不上公司的交通车,要打的回家,弄得人心里很烦。经过调查,现在公交车延点是常有的事,司机将车开到公司后,做好加气等工作后,一般在24时20分左右才能回家,于是公司将交通车的发车时间从以往的24时调整为现在的24时35分,哪怕晚一点,都要让所有的职工坐上车安全回家。
记者在二公司采访时,公司正在将原来的办公楼改造为单身公寓。这么大的好事也是“经理信箱”发挥的作用。原来的单身楼,地方小,房子少,只能安排100多个床位,许多司机都没有宿舍,早起晚归极不方便;楼又是“东西楼”,冬天照不到太阳,夏天还是西晒。这个问题反映到王京泽经理那儿,他召开领导干部会议,研究决定将办公楼与单身楼调换一下,因为办公楼地方大,又是“南北楼”。这一调换,多出200间房子,基本解决了职工的住宿问题。
“经理信箱”让职工重新找回了对领导的信任,拉近了干部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企业凝聚力大增,民主管理气氛更加浓厚。该公司党委工作部景部长告诉记者,“经理信箱”开通以来,共收到46封职工来信,开始反映个人问题偏多,到后来大多成了提合理化建议。这说明关心企业的职工多了,职工和领导之间的信任感增强了。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