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博览会上,前来参展的创业能手展示自己的创业成果,本着做大做强辛苦打拼事业目的;同样有着创业梦想的参观者冲着搭建的创业平台寻找创业契机。博览会闭幕后,一些想创业的人着手自己的创业梦想,参展的创业明星们则思考着自己的事业如何做大做强。
低成本适合工薪阶层创业
时下想创业的人比比皆是,可大多数人因创业成本太高,只好把创业停留在想法上。在本次博览会上,一些低成本的创业项目受到了工薪阶层、大学生的青睐。
几天来,宝鸡展区的面皮机因投资成本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来自泾阳、今年58岁的张先生对面皮机颇感兴趣,12月9日,他在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当即萌发创业的想法。10日上午,他便赶到展馆咨询经营之道。“面皮机成本就1万多元,经营也不需要高深的技术。”张先生说,只要解决了面皮的销路问题,购买面皮机,从事面皮批发,可以解决他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再就业难题。
同张先生一样,创业博览会上,凤翔泥塑、陕北剪纸等传统工艺的展位前的参展者中,有一部分人是冲着低成本代理业务来的。张先生解释说,技术含量不高,投资成本相对低廉的项目,对普通百姓才实用。而高风险、高投资和高科技项目,只能让大家开开眼界而已。
准备不充分影响参展效果
创业博览会上,几乎全省的民间工艺创业明星代表都前来参展。众所周知,90%以上从事民间工艺品的创业者苦于成本过高、销路不畅、经营艰难,他们参会的目的就是寻求代理商,盘活企业。可这些人寻求代理的准备大多不充分。没有名片、宣传资料不足、负责人不露面等问题,使他们白白浪费了一些到手的商机。
在传统工艺展区,“名片没了”、“这一型号的资料没印”、“你记一下我电话”、“在网上可以找到宣传资料”等解释声不绝于耳。12月9日下午,在西安市书院门代理工艺品的李先生看到咸阳一刘姓先生的“黑陶”工艺品后非常满意,可最后因索要黑陶的介绍资料未果,有意向的代理就这样泡汤了。
转变思路拓展创业空间
2004年从长安大学毕业的钱俊冬在校时靠卖电话卡,甩掉了贫困生的帽子。毕业后,他开了自己的公司,目前个人资产达到千万元。西京大学毕业生郭淼毕业后开办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公司,目前已培训大学生四五千人。“大学生创业不一定局限在软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其实创业机会就在身边,只是自己缺少发现商机的眼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业协会会长小赵看完大学生创业展览感触颇深。
暖气片加入低沸点的介质,一个小小的改进就申请了专利。西安一供热公司的赵先生看到节能暖气片后说,其实专利就在一念之间,别人申请了专利,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而大多数技术人员使专利从自己身边溜走,其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执行力,没有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杜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