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没想到照片这么清晰

——访嫦娥一号有效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

2023年10月05日

“我万万没想到照片这么清晰!”12月7日,记者采访嫦娥一号有效载荷光学探测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时,这位68岁的老人感慨万分。

赵葆常是中科院西安光机研究所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主任设计师。采访他很不容易,他一直很低调,不接受媒体的采访。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这标志我国首次探月工程获得圆满成功。赵葆常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松了口气,总算能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了。”

说起清晰的月球照片,赵葆常介绍:CCD立体相机开机,当获取第一幅月面图像时,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等专家和领导都在现场。栾恩杰说:“没有想到会这么清楚。”孙家栋说:“我们都看呆了。”而欧阳自远说:“不钦佩也得钦佩,东西摆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好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赵葆常介绍,嫦娥一号所使用的CCD立体相机的曝光时间是事先设定好的,可根据情况由地面给卫星发送控制指令,随时改变曝光时间,以获取最佳图像。由于月球自转需要1个月时间,所以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绕月球一个月才能把整个月面照完,也就是获取整个月球的月表影像需要1个月时间。利用CCD相机获取的月表地形地貌图像最终可以制作成优于1:250万的平面和立体月球地图。

尽管嫦娥一号拍摄的照片非常清晰,但赵葆常指出:“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探月,科学家希望尽可能把整个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照下来,这才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

赵葆常说:把我们的图片和近期国际相当分辨率相机获取的月球图片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我们的图片比他们的清晰很多。有人说,我们的图片是抄袭美国的,我听到后非常气愤。我认真对比,发现嫦娥一号所拍图像上某个地方有两个小坑,但是在美国所拍的图像上,同样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坑。多出来一个小坑,或许是美国图像的分辨率还不够高,或许是在2005年至2007年间月球遭受新的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这怎么说是抄袭呢?

赵葆常说: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是由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采用线阵推扫的方式获取图像,轨道高度约200公里,每一轨的月面幅宽60公里,像元分辨率120米。CCD立体相机采用了广角物镜和一片大的面阵探测器,从而达到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航天环境适应能力强,这是方案的独到之处,无疑是一种创新。由于月球和卫星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利用面阵CCD探测器中的3条像元,以自推扫方式,就可获取月球表面同一目标前视、正视和后视3幅图像。数据。采用单镜头相机和大面阵CCD探测器实现三维影像获取在国内外都属首例,这说明我国的相机在许多方面的性能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整个CCD相机加上我们研制的干涉成像光谱仪,总重量只有23公斤。使用国产光学玻璃,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约上百万元的成本。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杨博

图为嫦娥一号有效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主任设计师赵葆常。

上篇:职工餐厅开张啦
下篇:说说今冬煤和电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2/2007121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12/13/24295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