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在重点项目建设中,依靠全体建设者的智慧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打造了诸多亮点,创造了多项工程建设之最,逐步形成了实现人与自然、交通与社会、现代化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具有高速集团特色的建设文化。
高速集团在公路建设中努力挖掘陕西深厚的历史交通文化,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公路,提升了高速公路的文化品位。充分利用边角地、死角地、弃土场,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设立洛河观景台、汉江观景台、秦岭蜀道文化雕塑群等。特别是在秦岭服务区策划建设的长达260米的“华夏龙脉”雕塑群,揭示了中华民族2500多年来,在征服秦岭、打通蜀道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类奇迹,展示了先辈们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中华之魂和民族精神。同时,公司还在沿线房建设施设计中融入了生态和文化理念,突出地域建筑特色;在黄延、西汉高速建成通车之际,制作主题歌曲《大路有情》、《飞跃秦岭》,宣传画册《朝圣之路》、《大穿越》,实现了一条路、一首歌、一本画册的宣传目标,成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和高速公路文化的新亮点。
公司在打造文化亮点的同时中不忘将其融入到建设上,在黄延高速公路建设中提出了建设“科技黄延、生态黄延、人文黄延”的建设理念,在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中确立了“建世纪精品、创生态样板、赶超世界一流山区标志性工程”的建设目标。围绕湿软地基、高墩大跨桥梁、湿陷性黄土、富水黄土隧道、秦巴山区特长隧道、灾害地质、复杂气候等施工中的关键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提升建设水平和科技含量,先后建成“亚洲第一高墩”的黄延高速洛河连续钢构特大桥和“西部第一跨”的西禹高速徐水沟特大桥,在陕西率先对隧洞进行景观装饰,对交通设施进行环保设计,体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人文关怀。2007年建成的西汉高速公路,总计540座桥梁,总长136公里,136座隧道,总长112公里,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隧道桥梁群,实现了打通蜀道的千年梦想。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