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次创业目标的实现途径,精细管理在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已经生根、发芽、并且枝繁叶茂地成长,为推动该局两大战略融合、管理水平升级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深入项目,走近一线,记者欣喜地看到精细管理的路子已经越走越宽,越走越深。
以小见大细节制胜
走进阜朝路项目经理部,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高速公路施工单位的驻地,看着整齐的房屋、漂亮的花园、功能齐全分区明显,俨然是一个现代化企业的驻地。一个漂亮的花园,不仅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舒畅,而且节约了硬化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以后的复垦费用,这才是管理者精心策划的全部目的。
其实如果你稍加留意,风景无处不在。在路面施工中率先推广应用模版,既避免了混合料的浪费,又保证了整齐美观的线型;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楚……一位管理处的总监看到项目职工宿舍安装的电表时,感慨地说:“几个亿的工程,每一分钱你们都管到了。”双面用纸、随手关电、节约用水,在管理者的眼里都不是小事,都是关系环保节能和培养员工意识的大事情。在204省道扩建项目,管理者算了一笔账,8个月工期项目要用掉15360只一次性饭盒。于是换用便携式饭盒,控制了成本,避免了污染,减少了浪费,一举三得的背后更有管理者的精心和员工环保节约意识的提高。
谋一隅,更谋全局
超前谋划,构建项目管理的总纲。细节要重视,但项目管理更需要系统,超前的谋划。随着精细管理的深入,项目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整体策划的重要意义。2007年的新项目都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项目前期策划,项目策划成了项目管理的总纲。一本项目策划书从环境调查开始,进行SWOT分析,明确了项目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结合业主对项目的定位和要求,对项目目标体系、资源配置、工期安排、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等进行了科学的策划和合理的安排,成为整个项目管理的操作指南。
为了完成一份策划,他们走访地方政府、调查周边料源、了解市场状况,在图纸和清单之外,气候、民俗、法规等等,都要实地考察,心中有数。按照职责分工,各部门共同参与进行起草,经过项目经理办公会议审核通过后上报总部。总部各职能部门从全公司的角度,从全公司管理水平提升和市场拓展需要进行把关和修正,最终才形成正式策划方案。
以人为本,真情感人
在施工现场,工人的碗里的食物竟然各不相同,有吃米饭的,有吃面条的,还有吃水饺的,甚至可以自己点菜。原来为了丰富大家的饮食,项目分别设立了两个食堂,员工想吃什么自己选择,只要报到食堂就肯定能够吃到可口的饭菜。每顿炒菜,厨师都要分两次炒,先给工地送饭,再给后场人员做菜。原来公司推行健康管理,经过体检发现,不少项目管理人员都有高血脂,而奋斗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却不能减少荤腥,于是食堂的炒菜就区别对待。“虽然累一点,但是很高兴,我们还是一定要把领导对员工的关心落到实处”,炊事员动情地说。
把学校建在工地上,而且学生就是从事项目建设的农民工,这就是江东大桥项目农民工业余学校。项目管理人员兼老师,给他们讲技术,教技巧,还有聘请的老师给他们讲安全,讲维权……在努力奋斗养家糊口的时候,不经意间他们都成了技术工人。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