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企业为农民工投资进行技术培训,假如人走,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值吗?中铁电气化公司西铁工程公司总经理张卫红却认为:从企业发展看,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企业,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就是增加企业的隐形收入,他们已经是企业的一支主力军。
中铁电气化公司西铁工程公司承担着国家许多重点铁路建设工程,近年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吸纳了很多的农民工。据了解,该公司在全国各地施工的队伍,有职工3600多人,农民工就达上万人。如何管好、带好农民工这支队伍?该公司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制定出农民工发展规划,在农民工队伍中选拔骨干,出资分期分批进行业务技能培训。起初,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农民工流动性大,投资培训也许会打水漂。为此,公司一班人态度明确:农民工是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投资培训出一批高技能的农民工队伍,最大的赢家是企业。
在郑西客运专线制梁厂,农民工孙维科、陆永柱、袁杰、胡鹏飞等人都是前不久从公司举办的技能培训班毕业的学员,并拿上了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证件。在工地上,他们几人轮班正在操作着80吨的大吊车。在一旁的老工人董科元指着这些年轻人笑着说:“他们已经能独自操作了。”记者问农民工胡鹏飞:“企业为你投资培训,你有了一技之长,会不会一走了之?”胡鹏飞说:“企业很重视关心我们农民工,我不会走,我还要争取早日转正呢,还要考技师。那时,我拿得工资就会更多!”
该公司工会主席袁耀群告诉记者,公司已投资20多万元,先后为农民工办各种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300多农民工,使他们获得国家和省级颁发的技能证书。此外,公司每年还表彰10名优秀农民工,今年参加的省总举办的西铁杯技能大赛中,公司有15名职工获得了名次,其中有两名农民工,他俩还晋升为工人技师。公司培训的农民工,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至今,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没有走一个人!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