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3天的“西班牙文学节”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落下帷幕。此次“西班牙文学节”介绍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3位西班牙作家安东尼奥·马查多、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费德里克·加西亚·洛尔迦的诗选中文译本,还展出了由中国艺术家邱志杰制作的视频装置作品《倒写二十四诗品》。同时,在北京大学举行了“西班牙当代女性文学”圆桌会议。
众所周知,16世纪的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巨著《堂·吉诃德》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表示,该社刚刚出版西班牙女作家“她世纪”丛书,获得了第四届“亚洲之家奖”。此前对拉美及西班牙作家作品在中国的推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节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主持。西班牙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埃斯特·图斯盖兹、赫苏斯·费雷罗、罗莎·蒙特罗、安东尼奥·科利纳斯,以及中国著名作家莫言、毕淑敏走上讲台,就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女性写作及当代文学的商业困惑等问题,展开对话。
据介绍,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西班牙的小说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影响甚至超过当年的拉美文学。在不久前欧洲某机构公布的“最近10年欧洲最畅销10位作家”中,西班牙作家竟占了5位,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出版和研究西班牙的当代作家、作品。
当代西班牙文坛人气最旺的女作家、职业记者罗莎·蒙特罗是第二次来中国,对中国和北京的巨大变化印象深刻。她认为,目前西班牙文学进入了最好的时期,其文坛是一个6代同堂的大家庭,最高龄的作家已经86岁还在坚持写作;也有“80后”作家崭露头角;每年都有四五部好作品问世。而文化过于商业化、严肃文学受到娱乐流行文化的挤压,读者的阅读难度下降。
中国作家莫言谈到,中、西文学面临的商业大潮现状是十分相似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可以一门心思安心创作,但现在每出版一部书,都面临着卖书的推销难题。他认为作家应该把精力放在写作、读书和研究各种问题上,唯独不能卖书。
西班牙作家认为,他们认为虽然目前世界上读者越来越少,读书人的要求也由追求优质文学而变成通俗好读,但也有一个培养读者群体的问题。作家们第一要告诉读者读书是提升人素质的积极活动,第二要利用广告和其他手段推销好书。 (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