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胆大心细练硬功

——记西安铁路局西安东车辆段检验员陈永萍

2023年10月08日

火车车辆探伤,就是利用超声波原理探查车辆轮轴内部隐蔽的裂纹故障。轮轴车间探伤员的职责是对入段的车辆轮轴进行深度检查,预防车辆在运行途中引起切轴以及可能导致的列车颠覆等重大事故。32岁的陈永萍自1995年起,一直从事与货车轮轴探伤有关的工作。十多年来,经她探测的10万余条货车车轮,未发生一起漏探事件,共防止各类典型事故425件。

“胆大心细”,这是从事货车车辆探伤者的基本素质,因为轮轴探测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陈永萍的父母都是铁路职工。1995年8月1日,在郑州铁路机械学校铁道车辆专业读了四年书的陈永萍,踏着父母的足迹,来到西安东车辆段(下称车辆段)货车探伤组。那段时间,班组的气氛非常沉重。后来她才知道,三个月前,他们车辆段检修的货车在成昆线发生冷切轴,中断行车33小时11分钟,直接经济损失达138万元。由于这起重大事故,从路局到他们车辆段先后有19人被处分或留路查看,其中2人便是他们班组的探伤工。

“检修完在检修卡上盖章时,压力很大。”陈永萍解释说,检查的每条轴轮,都有详细的卡片记录。段修期内出现切轴等安全事故,检验员是第一责任人。事故严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业务精炼,责任心强。”车辆段质检科科长牛少华是陈永萍的师哥,谈起这位师妹和下属,他说,12年了,他们段检测过50多万条轮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陈永萍盖过章的检验轮轴,他百分之百放心。

不让带病的轮轴上路,但也不能过于谨慎,把可以继续使用的轮轴提前判了死刑。陈永萍担任质检员后,经常碰到一些“可放不可放”的难题。倔强的她习惯了在被毙掉的“轮轴”中找寻“幸存者”。2007年被探伤工判“死刑”的8条轮轴,最后在她的手里均“复活”了。“一年挽救了8条轮轴,也就是挽救了两节车厢。要算一个段修期(一年或一年半不等)的经济价值,那可就大了。”牛少华说。

1996年5月,经过一年的体力劳动:滚轮、除锈,陈永萍提前3个月成为一名探伤工。还没来得及高兴,她便发现探伤活并不好干。起初,她没有掌握手法技巧:用力轻了,波不显示;手重了,尽是虚假波。为了掌握2—5牛超声波探测仪的探头握力,下班后,她便拿一块肥皂在床头练习手法。夜间,她时常偷偷跑到车间观察仪器波形。勤奋加上苦练,陈永萍很快脱颖而出。2002年2月,她被任命为探伤组组长。2004年6月,她又当上了探伤检测员。

尽信书不如无书,陈永萍做到了活学活用。如今,她摸索出一套又快又准的“三勤三到一坚持”的探伤工艺探测方法。同时,她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及时用于制定探伤标准中。如:《车轮车间德国车轮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罐车卡带探伤作业指导书》等该段26名探伤工的业务指导书就是她编写的。

走进陈永萍的单身宿舍,她手书的“自强不息”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工作之余,喜欢书法的她偏爱颜体的厚重,她说这同她做人的原则相吻合。

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杜娜娜

上篇:我国今年将发射15箭17星1船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2008010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1/09/2772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