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经济快速增长中的“软肋”

2023年10月08日

去年,我省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330亿元,增长14.3%,是近二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在经济总量大幅跃升,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同时,一方面经济总量相近省份发展步伐加快,让我省处在竞争发展的严峻现实中;一方面我们自身在发展中还存在着高能耗行业增长偏快、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等突出问题——

“十五”期间,我省生产总值增长1.4倍,年均增长12.9%,高出上个五年2.3个百分点。2007年,我省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330亿元,增长14.3%,是近二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经济总量得到大幅跃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省政府和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全省宏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高能耗行业增长偏快等“软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突破年初调控目标。2007年,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全省粮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走高,物价呈明显的结构性上涨态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突破了全年3%的调控目标,上涨幅度达3.3%,全年突破5%,涨幅高于上年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了12.9%和4.5%。

价格上涨的势头值得关注:一是CPI的过快上涨,不仅对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影响着居民对市场的预期消费心理;二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进价大幅上涨,与工业品出厂价出现倒挂,加大了企业成本,缩小了利润空间,造成企业利润下滑。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进价上涨6.3%,价格倒挂达3.4个百分点。三是在CPI上涨的传导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多年来经济运行中积淀的一些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矛盾进一步明显。如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瓶颈产品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将对2008年宏观调控构成较大压力。

——居民收入与全国水平差距扩大。一是与全国相比,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2000年的1156元拉大到2006年的24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3元拉大到1327元。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1736元扩大到22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4元扩大到959元。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低于GDP增速,居民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的差距拉大。“十五”期间,我省GDP年均增长12.9,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8%,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大大低于GDP增幅。

——高能耗行业增长偏快,节能降耗难度加大。节能降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考核各省的重要指标,万元GDP能耗被作为“责任问题追究”、“一票否决”的考核依据。2006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下降3.39%,降幅虽然大于全国的1.33%,但下降4%的年度目标没有完成。2007年,我省采取了采取了各种有效手段,加大降耗力度,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3.73%和3.95%,基本实现了年度目标。但从长远来看,我省经济中重工业比重较大,工业增长对能源化工业的依赖性较强,经济规模的扩展势必带动能源消耗总量的刚性增长,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压力。

——经济相近省份发展步伐加快,我省竞争发展形势严峻。去年,我省经济发展呈逐季加快的良好势头,增长速度创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但在全国其他省份发展步伐加快、竞争发展的情况下,加大了我省在全国地位提升的难度:一是经济总量保位难度加大。2006年,与我省经济总量相近的8个省市区中,天津低于我省,但在2007年前三季度已经超过了我省,位次由上年的阿1位提升到20位,我省则由20位后移到21位。二是人均水平追赶的任务更加艰巨。2006年,我省人均GDP为12138元,与全国的16084元的水平相差近4000元,居全国20位。在经济总量相近的8个省市区中,天津、吉林、重庆人均GDP均在我省之前;经济总量在我省之后的江西、广西人均GDP与我省仅差1000元左右。加上我省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和环境压力较大,速度、质量、效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统筹兼顾的任更重,业增加了竞争的难度。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杜娜娜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2008012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1/23/2777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