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时间:01:00---04:00]
背景:夜深人静。这段时间到站始发的列车基本空缺,在火车站广场过夜的人们选择各种方式休息,有人在候车厅外的角落避风处铺开被子蒙头睡觉,有的乘客坐在行李包上小憩,没有出门经验的人为了驱寒,只能不停地来回走动。购票大厅里,白天排到大厅外的长龙不见了,只有熙熙攘攘百余人排队购票,丝毫没有日发旅客10万余人次的踪影。
事件:帮一聋哑男子购票
凌晨3:20,火车站售票大厅进来一位35岁左右的聋哑男子。得知他要咨询车次,记者从工作人员处索要了一张列车临时时刻表。起初,记者试探地在纸上写着“你打算去那里?”与他交流,可没想到他写下六个记者不认识的文字符号。不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记者心想他能写字说明他认识汉字。随后,经过“在你要乘坐的车次到站地点画圈”,几次交流得知他要去九江。得知要去的目的地,记者写了一张纸条:“购买西安到九江明日车票一张。”然后,通过书写告诉他把这个纸条给售票员。
本想这样他就能买到车票回家了,可不料他却不知购票要排队,在人群中来回徘徊。记者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前把他领到排队窗口前,并陪其排队。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售票员告诉记者两日内的票已售完,购买10日以内的票要到车站广场移动售票车上购买。记者与其走出车站售票厅,迎面吹来的寒风让人睁不开眼睛,在广场售票车前排了四十多分钟,凌晨4:35,终于为其购得一张25日的车票。
【时间:04:00—05:00】
背景:天空再次飘起零星的雪花,刺骨的寒风吹得行人直哆嗦。火车站广场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扛着、挎着包袱的民工一拨接一拨从眼前穿过。民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驱寒,女孩子蹦来蹦去跺脚取暖,带孩子的旅客替孩子搓手取暖。5:45,火车站售票大厅的售票长龙已排到门外,维持秩序的警察到岗。新一天的春运又开始了。
事件:同民工分享回家喜悦
凌晨5:10,售票大厅外,27岁的商州小伙陈东峰不停跺脚驱寒。此时他正焦急地等待天亮到流动售票窗口购买回商州的车票。据他说,一个礼拜前,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这次回家,主要是看看自己没见过面的儿子。“回家后一定要好好陪陪媳妇,看看儿子!”他眉开眼笑地说,一想到自己没见过面的儿子,就觉得回家再辛苦也无所谓。22日下午18时,在甘肃西峰市一食品公司从事面包配料销售业务员的他乘大巴来到西安,本来当天就打算回家,可得知近日高速公路封闭,他只能乘坐火车回家。为了不错过购买23日的车票,他一下汽车就到火车站售票大厅门前排队购票。
在外辛苦一年的打工者,提起回家团聚,大家异常的兴奋。22日晚10:16分,火车站广场临时候车厅,穿着军大衣,戴着军棉帽,在富县张家湾油田开发公司打零工的湖北十堰市的小冯说:“想到要同一年没有见面的媳妇和孩子团聚,在这里吃点苦,受点冻根本不算啥。”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杜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