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出台对二甲醚企业当然是利好,近期我们的二甲醚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价格持续走高。”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高兴地说,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标准”,指的是9月初建设部批准的《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行业标准。同样为此高兴的还有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公司。该公司总经办工作人员兴奋地对笔者说:“《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行业标准的发布和实施,表明二甲醚作为液化气替代燃料从此有了合法身份,可以正式进入城镇居民家中。”
“这正是令人担心的地方。”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尹润生不无担忧地说。尹总告诉笔者,二甲醚行业标准未公布实施前,全国虽有大批在建拟建项目,但由于顾忌二甲醚国家标准的缺失,许多企业其实是在走一步看一步。但标准公布后,企业纷纷表示要尽快上马二甲醚装置,必使国内二甲醚短期内急剧放大,而目前二甲醚成熟的消费领域——消雾剂、制冷剂等对二甲醚的实际需求量很小,民用燃料领域虽已取得合法身份证,但市场的培养和壮大需要一个过程,需求量不可能在短期内骤然放大,这样就极易形成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格局,使一哄而上的二甲醚项目面临巨大市场风险,反而不利于醇醚行业健康发展。
“除了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外,二甲醚还受甲醇价格和石油液化气价格左右,是处于‘夹缝中’的产品。”尹总进一步分析说。去年甲醇价格总体水平低于前年,虽自8月以来有较大幅度上涨,目前出厂价也只有2600~2900元/吨,远低于前年同期3500元/吨的水平。而二甲醚价格去年却持续走高,目前出厂价已在4700元/吨以上,按1.4~1.5吨甲醇生产一吨二甲醚计算,还有一定利润。但如果行情继续演化,类似去年甲醇出厂价一度维持在3500元/吨以上,而二甲醚价格由于受液化气价格制约(目前国内石油液化气出厂价普遍在4750~5000元/吨)又难以上涨,那么,二甲醚企业将面临亏损或停产的危险,目前因二甲醚合法身份被确立所刺激的各企业一哄而上项目的现象,将使这种危险出现的概率增大。
尹润生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据笔者了解,国内目前二甲醚有效产能已超过100万吨,仅去年已经投产的就有湖北天茂10万吨/年、河南罗山金鼎10万吨/年、河北中捷石化10万吨/年等十几个项目累计56万吨产能,而原本计划到2010年才能建成投产的诸多项目,也在标准发布前后加快了建设步伐。预计到2009年底至2010年初,全国二甲醚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产量至少在700万吨。一旦届时甲醇价格因醋酸、甲醛等领域需求旺盛而大幅上涨或维持在3000元/吨以上的高位,而二甲醚价格却因液化石油气制约难以突破5000元/吨,那么,目前一哄而上的二甲醚项目岂不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醇醚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希望更多企业对二甲醚潜在的市场风险有所认识,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
“如果企业一窝蜂似地大上二甲醚项目,造成二甲醚产能过剩,那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标准,不仅不会为企业带来福祉,还可能为企业带来灾难。”这位老专家语重心长地告诫。
(陈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