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本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中国有多部南京题材电影都在去年开拍,但能在去年上映的仅有《南京》、《张纯如》等几部纪录片。其他几部同类题材的《南京!南京!》、《黄石的孩子》、《约翰·拉贝》、《南京浩劫》、《南京圣诞1937》、《日记》等片均有望在今年上映。对于众多“南京电影”扎堆上映,有业内人士表示:“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作品不是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
中国导演铭记历史
相对于外国导演的观点,中国导演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则以铭记那段历史为己任。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虽然经历了种种挫折,但陆川仍然在坚持下继续拍摄该片。在去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南京!南京!》剧组发出这样一条短信,“我们的窗外现在阳光明媚,路上行人如织,车流不息。而教堂内,一个无法磨灭的历史场面正在被一群年轻的电影人复制,走进那座教堂,你就如同穿越历史的隧道,走进70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今天,我们不会再听到紫金山的咆哮,不会再听到雨花台的呻吟,但是请一定不要忘记这个日子,以及永远不会被尘埃掩盖的历史。”为《南京圣诞1937》而筹备了7年的严浩,则对外国朋友中几乎没人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非常吃惊,“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作为一个导演,我觉得我有责任把人类历史上的这次浩劫拍出来,给世界还原一个真相。”
外国人成抗战主角
虽然都是关注“南京大屠杀”,但这类电影采取的角度各有不同。其中有好几部都是以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这场历史浩劫。《黄石的孩子》虽然有周润发、杨紫琼加盟,但真正的主角却是一位年轻的英国记者,讲述他帮助一名澳大利亚护士带领60名孤儿从战火纷争的区域逃离出来,沿着丝绸之路向后方的安全地带转移的故事,周润发在片中饰演一名中国游击队长,在片中属于男二号的戏份。《约翰·拉贝》则是以德国人约翰·拉贝在中国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这位和平人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解救了众多无辜百姓,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唐季礼筹备多时的《日记》,目前虽然没有开拍或定角的消息,但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该片很可能也是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南京大屠杀”的。 (铭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