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春节的神圣

2023年10月07日

古老的“春节”,似乎逐渐成了蒙尘的文物,淡化了今天许多同胞的兴奋。有人说:过春节就是为了大饱口福,但如今食品供应十分充足,几乎天天都在“过年”;有人说:过春节就是为了休闲旅游,但“五一”“国庆”两个长假更是休闲旅游的黄金季节;还有人说:过节也得与国际接轨,洋人的“圣诞节”应该成为首选——一句话“春节”似乎该被时代淘汰了。

然而,中国的春节自有其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积淀,绝非单纯的吃喝娱乐,也绝非其他什么洋节可以替代的。

中国的春节是一个课堂,一个驿站。它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目的是“绳其祖武”——继承祖辈未竟之事业,继续前进。“绳其祖武”,所谓“祖武”,即祖先的足迹,泛指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切美德和优秀传统。尽管“赵钱孙李”,姓氏不同,但作为民族的文化积淀之“祖武”却是相同的。“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就是要在这一元复始的特定时间温习祖先的宝贵遗产,回顾自己“绳其祖武”的成绩,告慰先人,并盘算

如何在新的一年里“绳其祖武”,继往开来,光宗耀祖。在这神圣节日里,尊老爱幼、扶贫济困、邻里和睦、团结奋发的景象,无一不展示出“祖武”的光彩;而诸如吃团圆饭、相互拜年、舞龙灯之类活动,也无一不体现着“绳其祖武”的精神。关于这一点,旅居海外的华人比我们体会得更深!

“变则可久,通则不乏。”(《文心雕龙·通变》)没有革新,势必僵化腐朽;没有继承,也便难以革新。作文如此,社会发展也是如此。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说过:“古人做过的事,无论什么,今人也都会做出来。而辩护古人,也就是辩护自己。况且我们是神州华胄,敢不‘绳其祖武’么?”(《华盖集·忽然想到》)他认为,祖先做过的种种好事、善事,我们未必人人都能做出来;不少人常常巧舌如簧地“辩护自己”,却恰恰是背离了“祖武”,给祖先丢脸!如果我们有勇气、志气、骨气,承认自己是“神州华胄”的话,我们能不“绳其祖武”么?

孔子说:我祭祖的时候,就像祖先在我面前。(《论语·八佾》)他这祭祖的心理状态是可称道的。不过,今日的祭祖与古代大不相同,既无需牲醴和香火,更不用泣血而稽首,要的只是“祭如在”那一片庄严诚意,只消老老实实地向祖先述说自己旧岁走过的道路和新年要走的道路,好让祖先为我们的作为放心并且高兴。

中国的春节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课堂,一个驿站,一代又一代人在此得到心灵的熏陶,精神的补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其中正包括着从这一课堂、这一驿站出发的新的步伐,新的向往,新的歌声和笑声。中国人喜庆春节的意义应该在此,中国的春节的神圣也正在此。 (司马红妹)

上篇:国迎奥运(上) 民庆新春(下)
下篇:年三十为何又称除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2/200802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2/05/2671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