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冰天雪地中一颗颗闪耀的铁警之星

2023年10月07日

1月中旬以来,全国大面积连续降雪,机场、公路相继封闭,出行旅客全部涌向火车站,西安火车站连续8天发送旅客突破11万人,屡创新高。由于大雪,广州车站告急,响应铁道部号召,全路支援广州局春运工作。人如潮涌,考验着每名西安铁警。排兵布阵、维持秩序,抽调警力、驰援广州,考验着西安铁路公安局、处两级的每名领导干部。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打响,闪耀出一颗颗耀眼的铁警之星。

敬业奉献永不悔——马红光

为将西铁特警支援广州这一动人画卷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西铁公安局、处两级宣传干部,在大年二十九登上了去往广州的火车。他们离开亲人,舍下家眷,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毅然踏上了战斗的征程。

西安铁路公安处宣传科干部马红光接到命令,顾不得年迈病重的母亲,给家人嘱咐了几句,趴在已经不能动弹的老母亲耳边说了句:“妈,儿子不孝。”就掩门而去。这一去就是新年换去旧年。年三十,不在母亲身边,马红光就打电话给母亲拜年,母亲虽已不能说话,却也在电话那边流下了泪水。特警队员们不分昼夜维持着广州站的秩序,马红光的摄像机也从未停止过真实地记录。特警队员们转战岳阳,马红光的摄像机就跟到岳阳,特警队员们轮换上阵,可马红光却始终将摄像机扛在肩上。

2月13日,马红光接到家中电话,老母亲病危,只剩下一口气,就是想见儿子最后一面,马红光挂上电话泪如雨下,却并未向领导提及自己的困难,他深知,这样关键的时刻,他的岗位不能空缺,领导看到马红光的情绪难以平复,再三追问,他才说出实情,领导当即决定让马红光乘坐飞机赶回西安,见母亲最后一面。

临上飞机前,马红光给宣传科长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刘科长,我在广州拍摄的十一盘资料带,一并带回西安,我会在飞机上做好场记,看完母亲我会尽快赶回科里……

2月14日,马红光赶到科里准备编辑整理图像资料,硬是被科长“赶”回家里照顾老母亲。2月15日11时55分,其母离开了人世……

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于翔

于翔是西安铁路公安处特警队的队员,他的父亲患糖尿病、肾病多年,特别是今年病情恶化,引起了脑梗塞。肾病的加重使他的父亲每周一四都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1月28日晚,于翔正在医院照看父亲,当接到“迅速归队”的命令后就往队里赶。队长问他家里有什么困难,他摇摇头,只说了句:“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支援广州火车站的工作中。

到达广州站后,于翔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父亲的病情是他最牵挂的事情,他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祝福父亲早日康复。当得知王广训局长、金勇处长在百忙之中还专程到医院看望父亲时,他深深感到了局、处领导的关爱,决心要以实际行动回报领导的关心。在疏导旅客的工作中,于翔和战友们一起肩并肩、手挽手,用身体搭起人墙,引导旅客,有序放行。面对如潮的客流,他们一次次被冲散,但于翔临危不乱,始终站在队伍最前排,不停地借助喇叭和哨子引导旅客,提醒旅客注意安全有序进站。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口饼干,嗓子哑了、腿站肿了,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在岗位上。

在广州站维持秩序期间,于翔不顾个人安危,时刻心系旅客。1月31日晚,于翔在组织旅客进入2号候车室时,突然看到一名旅客因弯腰捡拾掉在地上的车票被身后的旅客挤倒,随时有被涌上来的人群踩踏的危险,他挺身而出,迅速挤到那位旅客面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涌上来的人流,扶起旅客。事后,被救旅客激动地握住于翔的手说:“谢谢,谢谢警察。是你救了我的命,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

身弯人更直——郭龙生

郭龙生,西安车站派出所站勤二班警长。

1月12日以来,设计最大容量仅够7000人候车的候车大厅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样经受考验的还有出站口,日到达旅客均在8万余人。作为出站口警区的警长,郭龙生重任在肩。在几个重点时间段,几趟终点到达列车同时到站,旅客如潮涌一般挤出车站,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碰伤挤倒的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每到这时,郭龙生总是提前站在出口处,手里拿着小喇叭,嘴上吹着哨子,不知疲倦地疏导旅客有序出站。由于旅客过多,喇叭宣传声和铁哨声经常淹没在嘈杂的人群里,郭龙生就用流动电瓶巡逻车上的车载电台向旅客宣传。看到哪位旅客物品过多,郭龙生就主动上前帮着提拿行李到人少宽阔处;看到哪位旅客行走不便,郭龙生便会上前进行搀扶,将旅客安置到便民座椅上休息。郭龙生就是这样从小处着手,拿出铁警的全部热情忠诚地守护着出站口的安全。

郭龙生常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症状比较严重,常年直不起腰,但他以铁警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克服身体上的疾痛,毅然挺立在出站口,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作打造出一片平安。1月18日夜和1月19日凌晨,郭龙生不顾严寒的侵袭,一如往常疏导旅客、清理闲杂人员,孜孜不倦。其间,西安铁路公安局局长王广训两次到出站口暗访,对郭龙生高度敬业的责任感,严格落实的勤务制度的使命感以及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提出表扬,郭龙生知道后,欣慰的一笑,对战友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有我在出站口,就要让领导放心!”

群众的“贴心人”——刘嵘

刘嵘,西安车站派出所站勤二班值班副所长。

2008年1月12日以来,高速公路停运,短途旅客与长途旅客客流相互叠加,人潮涌向火车站,一时间西安车站人流加剧,险情不断。刘嵘身为值班副所长,不等不靠,主动以客流为指向,以雪情为命令,按照西安站所制定的紧急预案部署,强烈要求战斗在候车室一楼进站入口处——旅客最集中、人员最密集、流动性最大的艰苦岗位。刘嵘手持小喇叭,不间断地向进站旅客进行安全宣传,积极引导旅客按序排队候车,并热情帮助有困难的旅客提拿行李,进站上车。为了旅客能够平安出行,刘嵘顾不上照顾新婚的妻子,加班加点,毫无怨言。1月17日夜,进站旅客蜂拥而至,一楼候车大厅异常拥挤,旅客随时都有被挤倒的危险。刘嵘正在一楼电梯前进行疏导,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背着大背包坐电梯上楼,由于物品过多过重老太太没站稳,从电梯上仰身压住了后面的4位旅客往下滑落。军人出身的刘嵘看到后反应迅速,一个箭步冲到电梯前,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扛住最后一名旅客,并叫客运人员马上关闭电梯,防止了险情的发生。由于自己用力过猛,身体承受的瞬间压力过大,刘嵘腰部肌肉组织被扭伤,他强忍疼痛,将几名旅客安置好,之后才坐到一旁轻轻揉搓自己的腰。这一幕被在现场指挥的西安火车站副站长李晓玲看到,她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动情地说:“关键时刻,还得靠公安!”

“拼命三郎”——杨端

杨端,西安火车站派出所站勤一班值班副所长。

身为值班副所长的杨端与监控室民警保持密切联系,随时通过对讲机掌握最新客流情况。对候车旅客过于集中的部位,杨端积极主动地挤到这些旅客身边,进行安全宣传,提醒大家注意看好自己的行李包裹,不要因为人多拥挤、急于进站而发生遗忘丢失现象;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提前拿出车票,以便及时进站。针对多趟列车进站旅客严重超员的情况,杨端总是在检票放行前就站在检票口先期向进站旅客进行安全宣传。在放行时协助客运人员维持好进站队伍秩序,在人员特别集中时采取分段分批进站的方法缓解进站口压力,防止旅客拥挤堵塞进站通道。每一趟进站旅客放行完后,杨端顾不上休息就又回到候车室门口疏导旅客安检进站。嗓子喊哑了,吃片喉宝;胳膊举累了,甩上两下。正是他这种拼命三郎般的工作劲头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西安铁路公安处罗兵副处长多次说:“杨端,客流疏导组织得很好!”

1月18日夜,乘坐A372次列车前往榆林的旅客严重超员,挤满了第一候车室。多数旅客以为该车是始发车,早早便提前拿好行李挤在检票口准备“冲锋”。杨端看到这种情况急忙拿着喇叭挤进第一候车室,反复向候车旅客宣传这是过路车,请大家放下行李听广播通知安心候车,不要因为拥挤而发生意外情况。有些旅客不理解,杨端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耐心地解释说明,终于赢得了在场旅客的一致认可。榆林籍旅客张拴柱说:“你是我见过的态度最好的一位警察,就像家人一样可亲。辛苦了,可敬的铁路警察!”

杨端的妻子庞芳也是西安火车站派出所的民警,她说:“只有铁警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在奉献什么。我既是铁警,也是警嫂,嫁给杨端,我无悔!”

(刘卫国 常诚)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2/20/2674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