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钳工这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用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工作,谱写着劳动创造财富的赞歌。他就是西安煤矿机械厂液压分厂钳工组组长——王培胜。
1971年,不到20岁的王培胜被招到西安煤矿机械厂,分配到车间干钳工。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他在钳工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着,出勤率年年都是100%,工作效率无人可比,解决疑难杂活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从1998年至今,他连续8年被评为厂级劳模。
液压分厂钳工组,担负着西安煤矿机械厂采煤机液压件的加工与安装修理任务。液压系统是采煤机的心脏所在,关系着企业设备的良好运转,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王培胜对待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他出手,就会得到解决。他不但心细,而且加工技术特别高超,2006年他全年完成加工工时30702点,名列分厂第一。
2006年7月,女儿对他说:“老爸,我们单位组织到云南旅游,可以带两位亲人,单位报销路费,你和我妈就一起去吧?”看着女儿诚恳的目光,他犹豫了,想满足女儿的要求。这么多年,他感觉有愧于女儿,他从来没有和女儿出去过。他打算把这个想法告诉领导。谁知,他刚到分厂,还没有顾上找厂长,厂长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说:“我厂新研制的采煤机在煤矿采煤过程中出现问题,已经派出7拨人员去维修,都没有解决问题。现在派你去,你马上就走!”话到嘴边的他没有再说一句话,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解决了故障。2006年他多次往返于煤矿,解决机组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为煤矿减少了损失,为企业赢得了声誉。
2004年6月,他去开滦范各庄矿处理干式泵箱采煤机故障,发现油路和水路串通有问题,就及时进行了处理。在此基础上,矿方提出能否帮助修复美国生产的伊顿液压泵和马达,他回厂后及时向厂部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修复办法。通过现场调查,对修复进口液压油泵和马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共修复18台油泵和马达,为企业创造财富30多万元,为煤矿恢复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2005年10月,他随同厂部工程技术人员,连夜赶赴大同煤矿处理电牵引采煤机出现的调高系统故障,连续在井下工作10多个小时,最后解决了技术问题,得到了矿方的好评。难怪,许多煤矿领导见到他后就说:“液压专家来了,我们一百个放心!”
王培胜不善言辞,他更看重的是踏实肯干好钻研。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工人师傅朴素的情怀、共产党人执着的信念。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