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中央提出,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在劳动贡献方面,工业科学时代一位熟练工人充其量可以完成一般工人工作量1.5—1.6倍。而今天,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可以完成一般软件工程师工作的30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才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方式不断变化,重要性不断升级,已经成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这与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判断也是完全一致的。人事工作者是人才资源的开发者、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事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社会的重任。
人才资源开发,必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人才学专家通讯他不仅将培训看作是开发,而且将“使用”与“政策”也看作是“开发”手段。他提出提升其智力、激发其活力。他提出培育性开发,使用性开发与政策性开发。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人才开发还要进一步发展。未来的人才开发还将以高科技技术为核心,培育掌握高新科学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未来的人才资源开发,还将着力开发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因为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是我国社会普遍短缺的。在未来的知识经济建设中,人才创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会反过来带动人才开发,所以创造性开发将成为人才开发的热点。通过发掘和拓展人才的智力因素,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会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人才资源开发要抓好关键环节,面对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面对我省加快西部经济强省的新任务,面对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竞相进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最要害的是取决于人才,抓住了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发展主动权。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一方面要准确发现人才;另一方面,要准确的使用人才。坚持用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人才的开发上,要有长远思想,战略思维,超前的观念,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年纪轻、本质好、素质高、有潜力的干部,要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
总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由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并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劳动者构成。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要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新局面。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使每个干部做好“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周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