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道德规范。路桥施工行业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涉及公众人身安全,确保质量就是每个路桥人的天职;施工环境没有选择的余地,条件艰苦卓绝,需要的是每个人永不退缩的精神;项目天南海北,施工紧张,更需要每个人的忘我奉献。也许这些并不是路桥人职业道德的全部,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走进一线去寻找践行职业道德的典型,在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的项目,却发现他们将职业道德这一抽象的概念演绎的如此让人感动。
质量考验良知
作为一个合格的路桥施工者对质量的要求不仅是让业主和监理满意,更要让自己放心。正常情况下也许并不困难,但当工期、利益和质量的重担同时压在肩上时才是真正的考验。在该局一个大桥项目,检查发现个别模板的误差超过了规范要求,尽管工期已经非常紧张,尽管只是一点误差,尽管返工就要增加费用,业主对进度的督促,企业对效益的考核都压在主管副经理的肩上,但他依然斩钉截铁地说“立即返工,1毫米也不能差”。“只有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没有问题,我才能睡得踏实”,一位项目总工的话道出了全体技术人员的心声。
永不退缩的精神
走进沪蓉西项目,你才能深刻体会到积极上进的含义。沪蓉西是公认的全国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而在高山深涧之间,该局员工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建设者之歌。野三河特大桥全长982米,横跨“V”型峡谷,主墩均位于峡谷两岸的悬崖峭壁之上,最大墩高120米,桥梁和河谷底部高差300多米。仅仅修建一条1300米长的施工便道,就用了4个多月时间,而且全靠牛拉马驮、肩挑背扛,而含有十几座大桥、两座隧道的13公里高速公路施工将何其艰难?项目地处深山,材料、设备奇缺,各项费用极高,效益难以保障。面对如此处境,却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气馁,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大干场面,每个人依然尽心尽力的奔忙着。
舍小家为大家
在这个时代,说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好像很空洞,但该局的职工却用实际行动将其演绎的如此真实。工程施工天南海北,家里根本无法照顾,对父母妻儿的愧疚几乎是每个人心里最脆弱的地方。一个项目经理的女儿临近中考,他不能离开工地,就给女儿和自己各买了一台传真机,女儿把遇到的难题传真给他,他晚上解答后再将传真回去。在东盟公司2007年标准化管理研讨会上,主办项目的项目经理眼圈红肿,声音沙哑,但对每个参会人员他都表露着真诚的笑容。可谁能知道就在三天前,他的母亲去世,为了会议,他仅回家两天简单办了丧事。
曹小荣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