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节能减排”产品

带着镣铐跳舞

2023年12月20日

西洽会的节能环保馆人气十足。展馆内500多个展位有的展示节能减排新成果,有的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有的展销环保型产品和节能环保设备。参观者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竖起大拇指叫好,可参展单位却有一肚子苦水要说。原因何在?

案例一:

节煤助燃剂好却销路不畅

喜:产品受到环保部副部长肯定

4月5日上午10时许,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清视察节能环保馆。他一边仔细阅读西安市一家展示劣煤优用和节煤助燃添加剂企业的宣传海报,一边指着海报节能条款逐字读出声来:节煤效果5%—10%,降低二氧化硫35%—55%,降低氮氧化合物20%—30%,降低烟尘排放浓度。“如果真能达到这一指标,很有推广价值。”离开这一展位时,他拍拍该企业董事长沈立辛的肩膀说。

新产品节能背景:据该企业技术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讲,这一产品每吨煤添加量为千分之四,即每吨煤只需添加四公斤。这种添加剂市场销售价0.65元/公斤。近日,他们给咸阳兴平一企业7吨的锅炉配备这种添加剂,以前该企业每天用煤15吨,添加这种添加剂后,按节煤10%计算,一天可节煤1.5吨,每吨煤按400元计算,减去39元添加剂的成本,每天可节约561元。

忧:认可低市场推广难度大

产品不错,可市场占有率却不乐观。该厂负责人说,他们这一产品在陕西市场的覆盖率只有万分之几。为何如此?这位负责人说,原煤价格还在一些企业承受范围内,加上节能减排的执法力度偏软,二些企业认为购买他们这类产品没有必要。

“监测二氧化硫等指标的仪器是人为操作,监测指标可以随时调整。”该企业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补充说,企业目前节能减排的工作都是被动的,环保部门抓紧了,企业临时抓一下,在排放监测仪器上做做手脚,敷衍检查。新产品推广不力还与企业僵硬的资金利用体制有关。他说,好多企业脱硫改造有资金预算,可购买他们产品则没有。同时,国家政策规定,北方城市的企业每年节约1万吨煤,每吨煤可得到政府250元津贴。这对大企业有用,小企业节约不了那么多煤,拿不到这份钱,当然对节能改造不热心。

推广建议:这位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说,要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政府、节能产品利用企业都有义务。生产企业提供好产品、好技术;燃煤企业主动抓节能减排工作,主动承担环保责任,政府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

案例二: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少之又少

喜:百姓关心居住环境空气质量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展位前,时不时有人上前咨询。新房装修后多长时间可以入住?如何减少屋内甲醛含量?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费用多少钱等等。西洽会第一天,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展位的两个小伙耐心地回答着咨询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咨询者的关心程度来看,普通百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关注人居环境的空气质量。

有害气体危害背景:化学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放射物氡等是室内空气监测的六大指标。家具、油漆的甲醛超标容易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等疾病;混凝土外加剂、家具中的增白剂等含有氨水,氨气吸入人体破坏人体运氧功能,可能出现恶心、乏力、呕吐等症状;建筑材料中挥发出的苯可致人心律不齐、抽搐、昏迷;移动电话、电磁炉、电视机、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可导致人体神经衰弱。

忧:咨询的多监测的少

我省室内环境监测还谈不上普及率。该展位一工作人员说,他们监测中心一年室内监测仅三四百户。据他讲,监测费用基本上是100平米以下600元钱。面对这不算太高的监测费,绝大多数人只是咨询一下,真正愿意掏钱监测的很少。他分析原因是,好多人认为空气监测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有害气体超标又看不见,花钱监测是花冤枉钱。

健康建议:这位工作人员说,新装修的房子在正常通风情况下,两个月以后才可以入住。室内降低有害气体含量,一方面要经常通风,另一方面可放置吊兰等植物稀释有害气体。而要减少电磁辐射,在使用电磁炉、微波炉时,要尽量与人体保持30公分的距离。

案例三:

废旧产品回收有喜有忧

喜:废纸废金属基本全部回收

西安市一物资回收利用公司的摊位前,咨询加盟店的、询问合作方式的络绎不绝,甚至寻找废旧材料市场的都来凑热闹。工作人员说,如今,西安市社区便民回收站到处可见,普通市民平时用过的废报纸、旧书、纸箱子等废纸和非金属基本上都集中到了回收站,很少有人再将其当垃圾处理。回收站将回收的废纸分类后,送往造纸厂;废金属简单处理后,运往钢铁厂。

再利用节能背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节能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一吨废纸可造800公斤好纸,可节电512度,节约木材4立方米,节约纯碱40公斤,节水47立方米,减少大气污染74%,减少水污染35%,降低生产成本300元。

忧:废电池废家电回收后处理难

因经济利益的趋动,废纸、废金属、矿泉水瓶分解后能卖上好价钱,回收不是难事。“矿泉水瓶简单处理后,每吨可卖几千元。”西安市雁塔区一些农村有人就靠简单切割塑料瓶“发财”。可分解处理、再利用成本较高的废电池,废塑料、废橡胶等回收率很低。“废电池再利用成本比新电池成本还高,回收率几乎为零。”那位工作人员说,没有回收市场致使废电池当垃圾处理,废塑料袋满天飞。

资源回收建议:政府加大流动回收人员监管,引导市民将废旧产品送往定点回收站。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打击个别人员偷、盗公共财产,变卖敛财现象。同时,市民应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将可回收废旧物自愿主动送交。

消费者:价格是制约新产品推广的瓶颈

节能减排产品好不好,普通百姓首先计算的是经济账。节能新产品便宜,实用了,大家才可能接受。如果新产品如同节能灯一样昂贵,百姓自然敬而远之。

当日,节能环保馆一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无氟太阳能产品标价3000余元,工作人员解释无氟太阳能产品具有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功能。来自渭南市的陈大爷听了他的解释摇摇头说,该产品比普通太阳能热水器贵了1000余元,买的人肯定少。“普通百姓很看重价钱,至于是否环保,大家不怎么关心。”他说。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刘威

上篇:没有了
下篇:1816个商品被列入禁止从事加工贸易目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4/09/3505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