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家装团购到底是谁忽悠了谁?

2023年12月20日

“今天,你团购了吗?”如果你家正在或即将装修,对这样的问话一定不陌生。眼下正是装修旺季,各类家装团购一场赛一场,主材卖场的、家具家电超市的,想要装修的业主几乎每隔几天就可以去“赶场集”。这些团购场场火爆,精彩纷呈,着实让众多市民体验了一把“我为装修狂”。

与商家海砍,将低价进行到底!

合肥的家装团购兴起于2002年,一些家里正在装修的市民通过网络联合有相同购买意向的网友,统一向供应商团体订购,改变以往消费者的相对弱势地位,以争取尽可能低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价格,无疑是参加团购的网友最关心的话题。用团购的行话来说,不让商家“放”出最低价,绝不罢休。4月6日在安徽省图书馆举行的一场团购会上,某卫浴品牌的销售代表刚上台介绍产品,网友便大喊:“直接报最低折扣,不然就下去!”在主持人“掌声接受,还是欢送”的调侃下,该代表最终将报价压至5.5折,并承诺“对下单者返100元打车费”。

事实上,这样的团购现场往往吸引着众多“装友”们的眼球。在合肥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吴梅马上就要装修新房了,大大小小的团购她已经参加了近十场,各种建材、家具电器都购置的差不多了。她认为参加团购会既不用满城地逛建材市场,又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中意的产品,省心省力又省钱,是一场非常划算的采购。

团购乱象:美丽的陷阱?

在“省钱才是硬道理”的号召之下,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团购”大军。但是,在越做越大的团购“馅饼”背后,也暗含着越来越多的“陷阱”:

让消费者感到郁闷的是,有一部分团购甚至是由经销商冒充消费者组织的。潘先生曾准备在合肥的红旗批发市场购买一款木地板,之前已看好价格。有一天该地板打出某地网友前来团购大优惠的横幅,不过潘先生却发现这款木地板的价格牌已经重换,优惠后的售价正好是他此前看好的价格。原来,这场团购完全是由商家自己“策划”出来的。

类似的事件在网上不断曝光后,不少网民开始更为理性地看待团购。某网站关于“参加家装团购能否获得低价”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网友认为“团购肯定比个人去买价格低”,近半数的投票者却选择了“组织者和商家有内幕,价格可能更高”。

绕开陷阱,规范团购市场

家装团购,到底是谁忽悠了谁?其实,无论商家、组织者,还是众“装友”们都应该承认,尽管团购也有着不可规避的行业潜规则,但更多正规的团购带来的则是“三赢”局面:商家薄利多销,“装友”们省心省钱,组织者名利双收。针对团购中的一些潜规则,一些团购网站的专业人士给众“装友”纷纷支招:

选择有实力的团购发起者。团购前多进行市场调研。团购时多看少动,谨慎下单。收货时认真核对。在团购商品上门送货时,消费者应当仔细验货,确保商品同当初订单上的产品质量、规格、售后服务均保持一致,以防商家偷梁换柱、以次充好。

遇到“陷阱”及时向团购组织方反映、投诉。

资深市场营销专家沈鸣女士认为,团购作为新兴的营销模式,是网络营销的一种佳境。

(徐栩)

上篇:挺虎派官员关克遭停职
下篇:绝对权力下 举报人何以安身立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4/2008042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4/25/3511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