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发·
百强带着未曾立业的几许遗憾,离开了奋斗十载的矿山,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把一个难圆的梦又扔给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漫漫长夜。
然而,百强走了,他走的却是那么坦然,把未曾立业的伤感和忧愁,以及那情结于矿山的依恋强压在心头,带着十年春华秋实的耕耘和收获载誉而归,把倾注在笔尖的情和爱洒向厚实的西府黄土地,为乡亲们耕植丰富的精神食粮。
近期,读到一篇百强发表在《铜川矿工报》上的散文《遥望矿山》,深为百强钟情于矿山而感动,不禁生出几多想念百强之情来。
虽然和百强只是一面之交,一日长谈,然而他在我心中确实很有份量,可以说是一面之交终生为友。
那是初到矿山,读报的爱好和习惯,使我与矿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久而久之,朱百强其文其人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一打听,方知百强也是来自西府之地的农民合同工,不知是人生坎坷的同病相怜,还是一位热心读者对一位有影响的作者的崇敬,随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见见百强。
于是,在一个油菜花香,遍地金黄,春光明媚的日子,我搭顺车来到陈家山煤矿。
经人指点,我走进了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家独家小院。百强妻告诉我,百强下夜班刚刚躺下,一听这话,我真不忍心打搅他,便起身告辞出门。谁知,他那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却殷勤地叫醒了爸爸。当我自报家门,说明来意,百强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连声说:“知道,知道,真没想到你能来。”便拉着我的手热情地迎进屋内,那架势活像一对相见恨晚的恋人。
于是,一壶老虎茶,两盒“金丝猴”,我们便漫无目的地打开了话匣子神聊起来,我们谈天,天高云淡;我们说地,地大物博;我们论人,人杰才英。百强告诉我,这几年在矿上,从矿工的身上我才读懂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命的感受。他还说;“生活就像你头上的矿灯,总把希望的光洒向你的前边;矿工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他们能教会你不要被生活所屈服。尽管人生之路坎坷不平,但还是要走的,只要你坚强地走,定能走出沼泽地”。听了百强的这番话,我不禁对这位同是农合工的工友更加悄然起敬。真是文如其人,字里行间透露着坚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向往,追求。怪不得在他的笔下,活生生地塑造出了那么多的有血有肉的矿工典型。原来他是在用矿工们的汗水饱蘸笔墨,去讴歌矿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牢记百强的话,回矿后也拿起了笨拙的笔。然而当我经过几年的辛苦耕耘,小有收获,准备再次以文会友之时,却听说他离开矿山,回故乡去了。但我知道,他走的没有遗憾,他只不过是带着几分留恋去感受另一番生活而已,要不然,他会《遥望矿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