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地震灾区,身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最为耀眼。他们宛如白色精灵跃动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抚慰灾区群众的伤痛。他们救治的不仅仅是生命——

生命在希望就在……

2023年12月20日

(上接一版)

危急关头 无一人扔下病人

5月24日晚,汉中市中心医院16层高的住院大楼里静悄悄的,而院子里搭建的94间帐篷内却是灯火通明,医务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诊疗,还得不时安抚情绪烦躁的病人。

“5·12”地震发生后,该院反应迅速,立即组织疏散病员,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晃动的大楼抢救病人。搀的搀、抬的抬、背的背,一趟趟、一次次,他们累得满头大汗,擦伤了手,踩肿了脚,却浑然不觉……

说起当天的感人场面,院党办主任洪园再一次热泪盈眶。

新生儿科无陪护病区住的全是出生28天以内的小生命,身边没有父母陪护。面对危情,徐安主任与科里的医护人员镇定自若,先用小被褥细心地裹好8名住院幼婴,再小心翼翼地一一抱下楼,放在临时病区的小推车里,用白大褂、太阳伞为襁褓中的小生命遮挡起耀眼的阳光,令随后赶来的孩子们的父母和亲人们感动不已。

13楼一位85岁患者,陪护家属不知所措。在护士长仲健的带领下,医护人员宋春丽、黄辉、张丽君、黄江及护工徐凤英用担架抬起患者往楼下跑。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善良的老人对医护人员说:“不要管我,你们快走吧,我已经老了,你们还很年轻……”因极度恐惧,有的年轻医护人员泪流满面,但他们并没有扔下病人,用自己单薄柔弱双肩为患者撑起了一片蓝天。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将898名住院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尽管不少医务人员在转移病人时受伤,但898名患者却无一人在转移中受伤。

在此刻,住院部6楼的手术室也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突然停电,氧气瓶“砰”的一声倒地,“嗞嗞”地冒着白气;墙角的空调柜机摔倒在地上,变了模样;手推车、托盘像长了脚,移到了另外的位置……瞬间,手术室内狼藉一片,气氛骤变。而此时,4台手术刚刚结束,病人被医护人员迅速转移到楼下,还有6台手术正在进行着。

短暂的慌乱后,医护人员们迅速镇静下来,在震波的晃动中,一丝不苟地投入工作中去。五分钟后医院自备供电系统开始运转、十分钟、二十分钟……1个多小时后,骨一科、普外科、耳鼻喉科、烧伤外科、妇产二科的5台手术陆续完毕,可心胸外科的一例手术仍在紧张进行着。在5名同事的配合下,主刀的副主任屈少武沉着冷静地进行着手术。直到六点左右,手术终于完成,屈少武和同事们一道抬着病人,从楼上撤了下来,直到安置好病人后,他们才松了口气。

就在地震刚刚袭来时,一名产妇剖宫产下一女婴,主刀大夫含着泪给她起名“抗震”。

魏金海局长说,在地震中我们的医务人员经受住了生死考验,没有一个人扔下病人自己逃生,就连许多在家休息的人员和离退休职工也返回单位转移病人。全市有27名医务人员在地震和紧急转移安置病员时受伤。略阳县卫生监督所监督员胡晓春同志在学校指导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途中,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当场遇难,年仅37岁。

汉中市副市长韩开兴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汉中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听取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后,对医务人员在地震中的英勇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帐篷医院撑起生命的希望

病人被安全转移出来了,但不能露天过夜,各医院迅速搭建起了帐篷医院。广坪镇中心卫生院迅速将住院的9名病人转移到广坪中学操场上继续治疗。用了不到2个小时,临时诊室、临时病房、临时药房都搭建起来了,“临时救治站”的牌子挂起来了,地震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就在广坪镇中心卫生院搭起帐篷的同时,汉中市所有的医院搭建了帐篷医院。5月12日当晚,针对广大群众在外避险可能发生的其他意外和医疗需求,市卫生局及时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分片巡查工作,分别由市中心医院、3201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在市中心城区分东、西、南三片,组建医疗救护分队上街巡查,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回医疗救护。

宁强县医院建立了功能较为完备的临时医疗点,为住院病人搭建帐篷30顶,他们不仅救治本地的伤员,也就收治了从四川省青川县转送来的危重灾民,对受灾伤员一律免费治疗。记者见到青川县姚渡镇的12岁女孩王光霞时,她在宁强县医院已经治疗11天了。医生说,小姑娘在地震中右腿骨折,恢复较快,过一段时间就能出院了。

卫生防疫工作与医疗救治同步展开,防震抗灾消杀队、流调队赶赴略阳、宁强等县区指导开展灾后疫病防控工作,深入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区和群众聚集区开展消杀工作。及时印制灾后防病知识传单,通过电视、张贴等形式对外公布和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185名防疫人员,开展消杀活动150多次,印发各类宣传单8万份,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5月24日,记者在略阳县医院的半山腰向下望去,顺着山势搭起的各式各样帐篷遍布山坡,只有印着“中国红十字会”字样的帐篷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院长说:“在这些帐篷里我们已经治疗135人,20个小生命在帐篷医院里诞生。”

魏金海局长说:“汶川大地震后,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勇敢地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就是在这些帐篷医院里收治因灾受伤人员4029人次,我们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爱落实到了伤员身上。”

本报特派灾区记者焦晓宁

宁强县城广场上,群众搭建起各式各样的防震帐篷。

晓宁摄

上篇:十万火急北川通信救援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5/2008052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5/28/35223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