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信息及时公开至关重要

2023年12月20日

张刃

近日,人们每天都能够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接收到大量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即时信息。灾难场景、救灾进度、感人故事、真实细节,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地展示给每一个关注灾情的人。

通过媒体,人们了解了中央领导对抗震救灾的部署、关切,感受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增强了抗灾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希望;通过媒体,人们了解了灾情的严重,目睹了灾民的惨痛,激发了伸出援手、为救灾做贡献的行动;通过媒体,人们了解了许多平凡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不平凡,理解了刹那间发生的壮举,懂得了什么是英雄、该怎样向他们学习;通过媒体,人们看到了亲情、人性、无私、高尚、责任、职守,产生了许多平时不曾有过的思绪……前所未有的媒体传播,带给人们的已不仅仅是信息、宣传、教育,更是感动、震撼、激励。

媒体报道抗震救灾是职责所在,但媒体人的工作收获了意外的效果:全国人民、世界各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行动起来了,自愿驰援,自愿献血,自愿捐款,都源自内心的感动和震撼,而这种自觉又都与媒体及时、公开的报道密切关联。“5·18”央视直播赈灾义演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现场捐款超过15亿元,就是一例。举国抗灾,自觉行动,不是简单的一纸通知、一个号召、一次会议就可以实现的,而媒体信息及时、公开的传播,却表现出了巨大的激励和鼓动作用。

不仅如此,媒体及时、公开的信息还迅速平息了谣传,遏制了诈骗;许多记者冒险深入灾区,在第一时间发回的报道,给政府指挥抗灾提供了重要参考。

应对突发事件,即时报道的语言、逻辑可能不似经过推敲那么华丽、严密,但它很真实,令人信服;信息、资料可能不似反复核实那么准确、完整,但它可以即时订正、补充;形式、手段可能不似精心编辑那么好看、新颖,但它很鲜活,受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非常时刻非常报道,及时、公开是受众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不需要那么多“讲究”。

公共信息的及时公开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只有让公众尽可能多地知道欲知、应知的事实,尽可能清晰地了解事实真相,才能够正确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和人心。其道理很简单:公道在人心,公正在人心,人民群众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这次举国救灾的行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上篇:我省公布五部门救灾款物监督电话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5/2008052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5/29/3522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