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6月17日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22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馆还捐了1万元资助猪主人家恢复生产生活。
猪圈垮塌后,阁楼的木板砸下来,但在离地半米高的地方,被没有倒的砖墙支撑着。潘邦贵估计当时猪可能在地上趴着或躺着,所以它没有明显外伤。而身长超过1米的猪,被压在了半米高的空间。“这半米空间很幸运地保护了它。它在地上趴着,不能走来走去,就没有消耗太多能量,否则可能早就死了。”平常吃食的猪槽,震后一直被砖块掩埋着。猪没有食物。猪阁楼上堆放的木炭撒落一地。从它拉出了炭球以及被救后仍然在吃木炭这一现象可以推断,这头猪在饥饿时吃了不少木炭。木炭没有毒,没什么营养,但是可以充饥。在没有一粒米可以吃的情况下,吃木炭减轻了它的饥饿感,让它不至于被饥饿击倒。
震前这头猪重近150公斤,现在变成可怜的50多公斤,它在消耗自身的能量维持生命啊。
万兴明家在半山腰,山泉就从房子旁边流过。震后当地下了几场大雨,潘邦贵推测有雨水渗进猪圈,所以猪没有被渴死。(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