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代表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于24日上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前一阶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有关工作情况。他说,经过前一阶段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大限度地解救了被困群众,伤病员得到了精心救治,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初步安排,灾区社会秩序保持了总体稳定,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回良玉详细报告了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迅速解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一开始就把救人作为首要任务。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组成小分队克服艰难险阻,于5月14日中午前到达全部受灾县,15日24时前到达全部重灾乡镇,19日14时28分前到达灾区所有村庄。地震灾害发生以来,共出动解放军、武警部队兵力14万余人,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和特警2.8万余人,民兵预备役人员7.5万余人,国内外地震专业救援队5257人;出动各种飞机7084架次,解救被困人员、运送救灾物资。截至6月23日,共解救转移被困群众146万余人,累计从废墟中抢救被掩埋人员84017人。
——精心救治伤病人员。在全力搜救被困人员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挽救伤员生命。截至6月23日,累计投入医疗卫生人员9.68万人,救治伤员204.01万余人次,其中住院治疗96140人,已出院82325人。
——全力安置受灾群众。保障上千万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用是一项空前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为孤儿、孤老和孤残人员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庭按照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紧急调运大量救灾物资,受灾群众生活得到了基本安置。各灾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62万人。
回良玉还报告了抢修损毁基础设施、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降低次生灾害威胁、做好灾后重建准备、做好资金物资的保障和监管以及及时公布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