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兴
近日读报,一则“给会场上的空位子曝光”的新闻映入眼帘,在对此做法感到新鲜、表示赞赏的同时,笔者觉得仅此还不够。
这则新闻说的是,在宝鸡市近日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唐俊昌针对一些桌牌后面出现空位的情况,严肃地说:“我仔细看了看,今天有一些重要部门的负责同志没有到会,只有个别同志请了假。既不请假,也不到会,责任意识何在?纪律作风也就可想而知了。新闻单位要给这样的人曝曝光,电视台记者要将这些空位子重点播放”,“我们开会是为了抓落实,是为了解决问题,无故不参加会也是失职,会议精神就不能全面传达下去。牌子不是摆设,它意味着责任和使命。以后开会,有牌子就要有人。”他当即要求市委办负责同志,“将无故不到会的领导一一统计下来,要将不到会的原因过问到底,并在会后向他专门汇报,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搪塞过关”。
市委书记抓会风,固然是好的,也抓在了点子上,值得肯定。但是,面对“一些重要部门的负责同志”无故不到会,仅仅曝光还不够。因为,正如唐书记所说,无故不到会,既影响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又是缺乏责任意识、纪律作风差、严重失职的表现。如果在曝光的同时,让无故缺会者公开检查,并进行一下责任追究,效果会更好一些。
领导尤其是地方“一把手”或党政正职抓会风的新闻,虽然屡见不鲜,但为何难以见实质性效果,除了没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与屡搞“下不为例”或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缺乏硬性考核问责措施有极大的关系。
事实证明,不点名批评多次,不如实名问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