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三余
不吃饭会饿死人。不读书呢,从人类文明开启并没有因此饿死过一人。眼目下中国的文盲比时尚白领多了去,自然寿命上大概也比后者长。要吃饭要活着就要挣钱,用一句失之偏颇也还有几分道理的话说,“金钱是社会的奖章”。读书尤其是像贾哥哥林妹妹那样读闲书对讲究现实的人来说非但没用,简直是奢侈。好些莘莘学子在校发奋读书,他感不到乐趣,其状如要吃核桃而砸不开核桃壳的猴子样“猴急”,很痛苦的。不要说拿到文凭并以此在社会上找到“饭碗”的学生,现今的成年人又有几多闲时间读读闲书?回到家半倚在沙发上遥控器一按,电视里的几十个频道五彩缤纷,花里胡哨,高兴哪个是哪个。
角落尘封的书籍只有沉默。
读书无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属于历史,那当今读书的活物碰壁之余就免不了自嘲,“百无一用是书生”。教学生六艺而不懂农耕的孔子,在农夫眼里端直是废物一个。他还不算最倒霉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还有后人为这血腥正名,那数以万计的冤魂岂止比窦娥还要冤!可这世界就是怪,当今那些社会的成功人士,又急吼吼的自己写书或雇人写书,稍差些个的便在报纸呀刊物呀争得一席之地附庸风雅混个脸熟,书刊成了他树碑立传的香饽饽。真闹不明白,既然很少有人读书看书了,还出这劳什子做什么!
电视上,有学生当众请教并再三追问一位学者:“读书有用吗?”这学者最后说了四个字:“无用之用。”一查,这话出自庄子的《人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巍巍乎庄子!您的与孔子《论语》比肩的一部《庄子》,不正是这样今人难以企及的“无用之用”,成就了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