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洋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抓住汉中市实施率先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奏响了“朱鹮之乡”社会全面发展强音——

科学规划带动社会全面发展

2023年10月08日

“打造朱鹮品牌,开发优势资源,统筹区域协调,率先突破发展”,这是洋县因地制宜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洋县经济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洋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财政收入43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7元,分别同比增长52%、22%、31.3%、8.1%,同时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7月1日上午,天空晴朗,陕西洋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千亩有机葡萄示范园生机盎然。“我的地以一亩680元一年的价格租给公司养葡萄,我还在这儿干活,每月能领到600元,一年下来,我们家现在的收入差不多是以前的两倍。”农民肖建文笑着对记者说。

洋县农业局冯局长说:“这几年,洋县紧扣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依托朱鹮故乡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加大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狠抓农村四个文明建设,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他同时给记者介绍,今年洋县的菜、果、药、畜、米等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以此为依托的陕西双亚粮油公司、秦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黑米酒集团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崛起。洋县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12个,推进村115个,成效显著。洋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300亩,治理水田流失面积30.6平方公里,修复水毁农田4150亩,铺筑混凝土路面38.9公里,通村油路完成路基整修168.3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洋县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抓经济工作的牟县长说:“我们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扶强扶优,壮大了以食品加工、水电、矿产、建材、旅游为支柱的几个产业。震灾发生后,给我县工业经济带来1382.96万元的损失。面对灾情,我们不等不靠,组织精干力量驻厂蹲点,帮助企业检修震损设备设施,协调煤电油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帮助了企业满负荷生产,提速增效,弥补震灾损失。”

记者了解到,在受到震灾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洋县上半年完成工业产值8.56亿元,占年计划的53.1%,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26.1%和10%。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洋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洋县县委宣传部的王部长说:“这几年,我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率先突破发展的主要抓手,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不断加大力度,争跑、筛选、论证重点项目。对于已列入县上建设的项目,我们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责任制,县政府与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王部长同时向记者介绍,今年洋县4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560万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48.1%,同比增长150%,其中32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23个,开工率为72%,累计完成投资58170万元,同比增长293%,10个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39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56%。记者了解到,投资260万元的华阳古镇红色旅游项目已建成临时停车场和59家“农家乐”;总投资7.3亿元的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完成地质详勘工作量的70%,投资6000万元的5000吨黑米酒生产线改造、饮水安全、居民小区、基本农田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投资8个亿的傥滨新区和在建的洋华、华太公路正在紧张施工。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几年来,洋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也进展明显。洋县按照“合同项目实施,协议项目督办,开工项目协调,对外项目推介”的招商工作思路,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大力营造亲商、富商、活商氛围,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认真参加西洽会、陕沪浙招商会,采取叩门招商、以商引商、会展招商、专业招商等有效方式,加大招商力度。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洋县签约合同项目6个,达成意向项目8个,合同引资31亿元,到位资金4.6亿元,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0%,占市上下达任务的118.8%。 本报记者 马海东

上篇:没有了
下篇:读图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7/24/27660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