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根艺寄托他的爱

2023年10月08日

因为十九年前的一场大病,在医院发过三次病危通知书后,他又奇迹般的生存下来。在“人总得有点爱好”的思想指导下,他萌生了对根艺的爱好,现在已小有名气。走进他74平方米的房间,整齐摆放着160余件根艺作品,几乎都是自然天成,很少有人工雕琢痕迹。看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艺作品,人们赞叹不已。这些根艺品的制作者叫黄有信。

今年57岁的黄有信,是航天科技六院7103厂4车间工人。他热爱生活,喜欢养花、盆景,1989年,38岁的黄有信被诊断出患有胃穿透性溃疡,被医院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黄有信终于转危为安。他想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一定要珍惜生命,起码应该有一点业余爱好,才能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苦思冥想之后,他想到了根艺。此前他见过别人的根艺作品,觉得自己老家在凤县山区,找点老朽树根还是容易的。于是从1990年起,他就迷上了根艺。根艺不同于根雕,根艺是自然形成的树根艺术,而根雕是经人工刀斧修凿之后的树根艺术。前者巧夺天工,妙不可言,后者人工雕琢,意境大减。根艺是树根不假,但他从不破坏山里生长的树木,都是找别人捡回准备烧柴的树根、或是被洪水冲刷下来的树根。1991年10月,当时他所在厂还未搬迁西安,他仍在凤县山区工作,他在泥石流冲刷后的山脊上发现了一个大树根,约有15平米见方大小。他花钱雇了8台拖拉机,让几个人连挖3天,最终每天花数十元钱雇人挖出的树根根本不能成为根艺品,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了。他介绍说,一般树根可做根艺用的能达到10%就算不错了。他费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树根运回家后,采取一蒸、二煮、三刮、四磨、五漆的做法,将天然树根依其自然形状做成一件件根艺品,再做防裂、防腐、防虫处理后,才能成为成品。现有生肖系列、动物系列、盆景架系列等等成品。

别看老黄仅有中技文化程度,他善于观察,长于琢磨,18年下来,他的根艺还远近小有名气,其作品多次在六院内外展出,就连西安市根艺品展览会,也有他的一席之地。布展、撤展他都是自费,搭上人力、物力、财力,最终没有分文好处,对此他并不在乎,只顾享受展出时的愉悦。平日里他与同行们交流,很为自己的个别作品而得意。但他有个怪脾气,自己的根艺品别人看看可以,从不出售。他认为浑然天成的东西,世界上没有第二件,他舍不得出手。虽然一件根艺品别人出数百元他都不卖,但是亲戚、朋友看上的,他却分文不取直接奉送。

多年来,他在此方面投入已万余元,却没有回报一分钱。尽管如此,他仍乐此不疲。在他人的说服下,老黄终于有了新的打算。他打算退休后与人合办个根艺厂,同时经常参加一些根艺展览,并适当与人交换或出售一些根艺品,以根艺作品养根艺爱好。这位老实、憨厚的西府汉子讲起自己过去的养花、唱歌、跳舞爱好来,笑得是那样的甜蜜。 (秦东风)

上篇:一位老人最后的捐款
下篇:石油工人救了受伤孔雀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7/2008072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7/24/2766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