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上海申请廉租房频出“李鬼”

2023年10月08日

名下有奔驰车,月收入已过万元……这些人也来申请廉租房。自推行廉租房政策以来,上海不时遇到这样的“尴尬”。

目前,除不断呼吁加强个人诚信外,上海正建立一套“收入核对系统”,通过民政、劳动、财税、工商以及金融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掌握相关申请人的收入信息。

“李鬼”频出凸显廉租房申请“把关”难题

今年,上海将廉租房的申领人群由低保群体(人均月收入低于360元)全面扩展至低收入群体(人均月收入低于600元),规定申请人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不得拥有机动车辆、出租房屋和3万元以上的资产”。目前,廉租房的配租以租金补贴为主,为各人补足与“人均7平方米”之间的差额,各个区(县)每人每月每平方米的补贴标准在32元至62元不等。廉租房为大量困难居民解决了居住之忧,但这一充满诱惑力的福利政策也引来不少别有用心的人。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坦言,大部分申请廉租房的居民都是诚信申报收入的,但约有16%的申请人的申报信息及单位证明与实际信息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人更是故意虚报以图冒领。

公共福利分配中的另一个难题:核准个人收入

马伊里说:“我们很难把握,上海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居民有多少,在1500元以下的人又有多少,随着政府公共福利政策的普及、普惠,对目标人群的筛选难度也越来越大。”

李范平介绍,从实际工作来看,有四大因素加大了核准收入的困难,一是用工不规范,有些人在亲戚、朋友的单位就业,但却没有上交劳动手册,因此仍申报为“无业”;二是人户分离,有些人已迁往其他区(县)居住、就业,但户口仍在原籍;三是工资以现金形式支付,无法从网上查询;四是有些人炒股、炒基金获利,如果本人不说,就很难去查。

目前,上海廉租房的申请有15天的公示期,主要是在居委会等处“张贴公布”。“公示的确能发现不少弄虚作假的情况,但效果有限,而且它也有负面效应,许多人会觉得隐私受到侵犯,个人尊严受损。”卢湾区打浦桥街道干部孙俊说。

“收入核对系统”有望剔除冒领廉租房现象

如何让有限的公共资源分配得公平公正,防止有人“趁机揩油”?目前,上海正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套“收入核对系统”,有望剔除廉租房申请过程中的虚报冒领现象。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介绍,这一系统在民政、房地、劳动、财税、工商、公安、金融管理、教委等各部门之间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在取得个人同意、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信息进行比对、汇总,以掌握其实际情况。比如,税务部门掌握申请人的缴税情况,公积金管理部门知晓其缴金情况,这些将构成全面真实的收入信息。据悉,上海已在61个街道申

请廉租房的人群中进行了“收入核对系统”的试点,今年将拓展至市区100多个街道。

据了解,目前该系统核对的收入信息还限于劳动、公积金和税务,对银行、证券等信息的核对尚待实施。马伊里表示,将来上海凡是需要核对收入的公共福利政策,比如银行、证券、经济适用房申请、医疗资助、教育救助帮困等信息,都可能使用这套系统,预计涉及人口约有360万人。 (叶锋)

上篇:信阳别墅群谁“最牛”?
下篇:陕西福彩获民政部嘉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7/2008072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7/29/2767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